-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九下12《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下12《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其大意速读,读准字音节奏。
2.字斟句酌精读,反复体味意境。
3.波澜壮阔泛读,感悟深沉情怀。
【教学重点】
结合词句内容,运用多种角度分析词之“壮。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词人人生经历和泛读辛词,体会词人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最欣赏的词人;
骁勇善战,斩获外号“大青兕”;
与苏轼双峰对峙各具风流;
非要替陆游盖大房子;
名字和一代战神霍去病神似。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写得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起走进一代天骄辛弃疾的璀璨人生!
二、学习目标
三、题解
我们先来看题目,这么长的一个题目什么意思呢?破阵子:来源于唐代乐曲《破阵乐》,是描写战争的乐曲,作为词牌名,它与乐曲的情调是很相宜的。陈同甫:是辛弃疾的友人陈亮。有这样一个故事,辛弃疾在江西隐居的时候,附近有座山峰叫“鹅湖。一天,有人骑马来访,马到桥头,跳三次退三次。此人大怒,拔剑斩断马头,徒步前进。辛弃疾在楼上看到后大惊,派人去打听此人为谁,他就是陈亮,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本词就是二人诗词酬和之作。赋:写作。
四、读诗,品诗韵
学习诗词,讲究诵读,沉浸其中,才能悟出真味。请同学们齐读本词,要求读准字音并关注易错字。(老师看是否有读错,正音,红色标注易错字。)
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读音准确。接下来难度增大,不光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我们来看断句。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争取每一个字都读出感情!稍后请同学示范朗读。哪一个同学想挑战自己?生配乐读。学生齐读。(老师也可示范几句,再学生齐读。)
五、品词之“壮”
(一)雄壮
同学们,全词是围绕题目中哪个字展开的?壮是什么意思——雄壮。“壮是本词的文眼,词中的“壮”体现在何处呢?请同学们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壮体现在何处?
方法指导:
从词语的选用、意象的撷取、句子的赏析、人物的形象、情感的抒发等角度分析,去找寻“壮词”。大家自由朗读诗词,可以在书间标记。(同学们自主思考3分钟,然后回答。)
示例(1)词语的选用:弓如霹雳弦惊一句中,运用比喻修辞,弓弦的声音说成是雷声,表现了当时战斗场面的激烈。
(2)意象、场面:剑、角、五十弦、的卢马、强弓箭雨等,有形有声,仿佛看到激烈的战争场面。撼人心魄,非常雄壮。
(3)句子赏析:三至五句,每句一事,与将士分食酒食,听塞外曲,秋场点兵,指挥战斗,句句写动作,表现战场的激烈。
(4)人物形象:好像看到一位豪迈爱国的将军,和将士们分食烤肉,奏响军歌。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只用五个字沙场秋点兵,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
(5)情感:豪迈、壮美,又苍凉、悲愤,以壮写悲,悲中见壮。
追问:
1.你能猜想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吗?(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2.“沙场秋点兵该读出怎样的气势来?(雄壮之势)为什么是“秋点兵”?秋字表现出了季节,塞外秋风萧瑟,气候恶劣,反衬了将士的艰苦和自身的坚毅,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古时以五行配四时,秋属金,和兵戈有关,主杀戮,又以仁义礼智配四时,秋配义,所以讨伐叛逆乃至处决奸恶这些和兵戈、大义有关的事情都在秋天。所以古人才有“秋后处斩的说法。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
3.朗读指导:读出热烈,雄壮之情。(同学个别朗读)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通过对马和弓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志向?(收复中原,赢得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味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词人看到大功告成,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 7操场上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 24羿射九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通用版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十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第15课《驿路梨花》讲义(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读不完的大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识字3“贝”的故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第三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18张).docx
-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2《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docx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12荷叶圆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诗歌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三)7静夜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