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停不下来的“豆豆”
案例描述:小班时,我们迎来了一位叫豆豆的小男孩,他眼睛大大的,长得很是可爱。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他的行为有些异常:做早操时晃来晃去,连位置都站不住,还会拉扯同伴的衣服;上课时喜欢东张西望,眼睛从来不看着老师;体育游戏课更是喜欢蹲在地上玩弄小石子……
场景一:
一次语言活动中,小朋友都在安静地听绘本故事《小鱼逃走了》,而豆豆时而咬着手指头,时而望望老师、小朋友,时而又望着区域里的玩具,甚至还老是站起来,神情游离不定,似乎在沉思。见状我赶紧悄悄地过去拍拍他说:“豆豆,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小鱼躲在了哪里?”豆豆不耐烦地点点头。可是,当我一转身,他的腿已经挂在了涵涵的腿上,手还在不停地扭她的头发。涵涵下意识地推开,可是豆豆并没有停下来,居然玩起了他自己的拉链头。
场景二:
轻柔地午睡音乐已经响起了,小朋友们都安静地入睡了。只有豆豆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似乎在玩弄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他在被子里玩他的臭袜子。我轻轻地拍拍他想哄他入睡:“豆豆,小朋友都睡着了哦,你也快快睡觉吧”,豆豆却说:“我想上厕所。”“那你去上好厕所乖乖睡觉哦”,他点点头。上好厕所回来,我看他躺进了被子,我很欣慰。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在床上乱踢乱动了,甚至还把旁边小朋友的被子扯来放在嘴巴里咬。
案例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发现豆豆有着“多动症”的倾向,平时有注意力涣散、小动作过多、自控能力差等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那么是什么导致豆豆产生多动行为的呢?
通过家访得悉:据奶奶了解到,豆豆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回家,平时豆豆都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的。而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总觉得豆豆还小可以慢慢教,事事都顺着他。久而久之,豆豆在家变得一刻也不消停,在家总是这里动动,那里摸摸,甚至上蹿下跳的……
通过专家咨询:针针对豆豆的情况,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当幼儿出现自控力差、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暴力倾向行为时,可能就是“多动症”儿童。上海儿童医院的心理专家马士薇医生表示,这类儿童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理健康和品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案例措施:
《纲要》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都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有“多动症”的幼儿,由于其本身“起病早,病因不明”等特点,干预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作为老师,我们要坚持“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
“三策略”——尊重个性特征,培养安静意识
在一日活动环节中,我们应该要更多的关注豆豆的个性特征。通过观察了解豆豆在语言表达、交往、活动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差异,有针对的对他进行引导,发现突破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豆豆的安静意识。
1.紧扣“兴趣点”,吸引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是特别的专注和投入。在对豆豆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对模仿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以此为契机,我在美工区开设了制作动物面具的手工活动。豆豆很想给自己做一副“猴子”面具,但是刚给猴子画了一个头,他又开始低头剥指甲,还玩弄旁边小朋友的衣服。我连忙走过去对他说:“豆豆,你的猴子面具完成后可以在阅读区给小朋友表演小猴采桃的故事哦。”在我的引导下,豆豆又继续他的制作。我知道他的耐心受限,说:“豆豆,老师和你一起画吧。”他开心的朝我点点头,这次区域活动豆豆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以往活动都要长。
2.围绕“指令条”,明确目的性
清楚的“指令条”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对于豆豆更是要给予清晰的指令。如:在小班体育游戏《送小动物回家》中,孩子们都在有规则的进行游戏,只见豆豆在地上玩弄石子,还东张西望地不知道在找什么。终于轮到豆豆了,只见他绕过了所有障碍物,直接把小动物送回了家。见状,小朋友都在喊:“豆豆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而豆豆蹲在地上又开始玩弄石子了。我连忙走过去扶起他:“豆豆,这样不对,你看见前面的木桩了吗,你要走在木桩上,然后再跳过圈,最后在垫子上匍匐前进把小动物送回家。”豆豆听着我说的话,看着我的动作,似乎理解的点点头。这一次,我在旁边用清晰的指令引导他完成了游戏。当豆豆在游戏中出现多动行为时,我们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他一些必要的指令,及时提醒他遵守纪律,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3.巧用“表扬制”,激发静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让我欣喜的发现豆豆在慢慢改变。为了能更好地激发他的安静意识,我们将他的进步在集体面前“放大”。在一次唐老师的数学活动中,我观察到豆豆把手搭在旁边小朋友的肩膀上,还用另一个手玩弄他的耳朵,眼睛却望着窗外。我见状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豆豆,你要仔细听,待会儿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