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阳光”充溢在每个寄宿孩子的心中 论文.docx

愿“阳光”充溢在每个寄宿孩子的心中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4

愿“阳光”充溢在每个寄宿孩子的心中

——浅谈农村寄宿儿童的心理教育

【摘要】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在农村小学中,存在着一群特殊的群体——“寄宿制儿童”,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里,远离家庭,得不到亲人的关心和照顾,家庭教育影响被弱化,学校又一时无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再加上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许多成年人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在其童年生活中找到线索。

【关键词】寄宿儿童心理教育

小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作为部分寄宿在校的学生,心理成长显得更加充满变数,这些孩子们的心灵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寄宿制儿童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生活方式骤变,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寄宿儿童过早地离开家庭在学校独立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生活根本性的改变。之前在家里,家人都比较疼爱,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生活。而现在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突然转换,有些孩子不适应,很容易产生思家恋亲、哭闹、寂寞孤独,逃离学校等不良心理或行为。记得有一位寄宿女生,上学没几天,说自己肚子疼,可她父亲就是医生,说她并不是肚子疼,而是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不想上学。

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

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农村寄宿制儿童,他们离开家庭,离开了亲人的关爱,在学校独立生活,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当他们遇到一些问题时,经常产生难以应付消极自我暗示,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如:怕被同学欺负,怕自己学习不好,怕被老师责罚等一系列不良心理现象。

沟通减少,导致性格孤僻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需要,通过交往有利于生活和心理健康。在农村小学寄宿制儿童中,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与同学交往不积极;有些孩子表现高傲,不受同伴喜欢。这部分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时间久了,他们会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冷漠,敌意,从而影响其整个身心健康地发展。

本班有位男孩,尽管他已10岁了,但平时看起来却像是女孩子一样,特别害羞,怕与老师和同学打交道。他总是担心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印象,一举手,一投足都生怕做错了什么,使得大家对他的有什么不好的印象。他特别害怕同学们笑话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尽量避免与同学们交往。结果越少和同学们打交道,就越害怕交往。而另一名男生却与他不一样。别看他只是小学在三年级的学生,却傲气得很。他总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学聪明一些,与同学们在一起,总是趾高气扬,喜欢指手画脚,如果同学们不吃他那一套,,他就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

造成农村寄宿儿童不良心理的原因

农村寄宿制儿童所接触的主要外部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其次是社会。所以前两个环境是影响他们心理的主要外部因素。

家庭因素

亲情缺失

寄宿儿童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学校,缺少家庭温暖与亲情关爱,再加上在农村寄宿儿童中,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据调查,本校有426名寄宿生,其中7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少了父母的关爱,学生对亲情的渴望更为严重,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有些寄宿儿童则表现得自卑、冷漠、孤僻、没有安全感。

过分溺爱

由于现在的农村寄宿制儿童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在农村大多是隔代教育,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的、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得多,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造成他们的懒惰、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比如,班上有位小男孩,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在祖辈的娇惯下,在校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不和谐,常常与同学争吵。

学校因素

很多学校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每天把课程排得满满的,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乏味。早上6点多上早自习,到晚上7点半睡觉,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得在教室内上课,学生很难有自由时间。农村又受到条件限制,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单调乏味的同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的放松与忽视,阻碍了学生健康的成长和良好心理的形成。

教师本人的性格和作风也会对寄宿制儿童心理健康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社会因素

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的影响,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使人们逐渐形成不同信念、世界观等心理。小学寄宿制儿童的是非分分辨能力有限,其社会性格处于形成阶段。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这些无不对寄宿儿童的心理产生着不良影响。

加强农村寄宿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

建立心理咨询室

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中小学完全有能力设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