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案(含教学反思).pdfVIP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主要关注位置的概念和应用第一部分课堂教学目标1掌握“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其相对性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误差3学生能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设计1活动形式分组操作角色扮演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2实践

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性的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

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本单元集中教学这些最基本的空

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空间

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

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这些基本

方位的判断和表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

动中,观察、感知、猜测、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

于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

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教学安排

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

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

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

右”的辨别,则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

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

系,在游戏中感受这三组方位词的作用。

3.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流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在认识“上、

下”“前、后”时,可以创设物体相同但位置关系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辨

认位置关系。交流时“答案”不同,引发“冲突”,进而对比分析,深化理解

所学习的内容。但“左、右”的教学不适宜创设类似的“冲突”。

4.重视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上、下”“前、后”“左、右”这三组位置关系。

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是学生理解位置关系的

重要表现。学生不仅会按照“指令”摆放“物体”,同时也能够用比较规范、

流利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位置关系。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慎重对待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问题(尤其是“左、右”内

容的学习),不能任意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

第1课时

上、下、前、后

课时内容

教材第9、11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准备

学生预习:完成课前预习单

教师备课:课件

课时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难点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难点:体会物体“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的交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特别先进,有陆路,有铁

路,有航运。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幅集陆路、铁路、航运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

的壮观画面,大家看一看,这三种交通方式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课件出示)

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让学生自由描述,有些学生能够说出

位置,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预设】陆路上有卡车、小汽车、大客车,铁路上有火车,航运上有轮

船。

师: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就是交通规则,那么这幅图中卡车、

小汽车、大客车、火车、轮船都要按照交通规则来运行。有在上面的,有在下面

的,有在前面的,有在后面的,这样有各自的位置才能防止撞在一起。今天这节

课我们来学习“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对交通工具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1)学习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观察这幅图,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