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2024年度演讲全文:人生不能后退,只能拼命往前冲!.docx

雷军2024年度演讲全文:人生不能后退,只能拼命往前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2

雷军2024年度演讲全文:人生不能后退,只能拼命往前冲!

今年,雷军的演讲主题是“勇气”,讲述了小米造车时的勇气决策。

他说,三年多前,小米正处多事之秋、内外交困。小米造车,勇气从何而来,如何冲出重围?

当时,雷军整整想了一周,偶然间,他看到《人类群星闪耀时》。书中的一句话,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一个人对奇迹的信念,永远是一个奇迹能够产生的首要前提。”

以下为雷军的最新演讲内容。

这是我办的第五次年度演讲,欢迎大家。

3月28号,小米SU7正式发布,热度远超想象。一夜之间就成了现象级的爆品。过去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我感觉每天都像在梦里一样。

回顾过去1000多个日日夜夜,小米汽车发生了太多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小米造车其实源于一个意外,那是在2021年的1月15号早上7点多,在上班的路上,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雷总,你们被美国制裁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马上就懵了。我们很快就召开了紧急董事会,商量如何应对?

在董事会上,有一个董事问:假如你们手机不能做了,你们三四万人怎么办?

对呀,假如我们手机不能做了,我们三四万人怎么办呢?有一个董事就建议我:你们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造车?

当天下午,我们第一次认真讨论了造车,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支持。但我觉得造车风险太大,我们还是认真做个调研吧!

我们组成了一个6人的调研组,在70多天的时间里面,马不停蹄地去了10多个城市,调研了85场,面访200多人,中间还开了四次高管会。

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两位好朋友一致力劝我造车,他们是李斌和何小鹏。说实话,我在想他们俩劝我造车,对他们俩有啥好处?他们难道不怕汽车行业又多了一个友商吗?我一直在想,也许他们就是单纯为我好,为小米好。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智能电动车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在给董事会的汇报之中,我是这么讲的:智能电动汽车大势所趋,而且汽车行业正在和消费电子行业相结合、相融合,我觉得小米必须干!

同时我也表达了我的担心:汽车行业会不会像手机一样赢家通吃?全球活下去的可能只有5~8家?如果我们不能干到全球前五,有可能我们就活不下去。

如果要造车,首先要有长期打算,其次一定要奔着全球前五去。这就意味着要准备烧很多的钱,我们当时预算认为最少需要100亿美元。

董事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复——支持造车。但是由于投入实在过大,雷军本人必须带队亲自干。

说实话,我完全没有想到董事会有这样的要求。在之后的几天的时间里面,我每天都在焦虑之中度过。

当时的小米正处在多事之秋:上市两年半,公司正处在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型之中,特别的痛苦;小米手机的高端化刚刚开始,千头万绪;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培养多年寄予厚望的年轻高管离职了,他就是周受资。这给了我当头一棒,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我还是为他送上了非常美好的祝福。

在这样的多事之秋,所有事情交杂在一起,让我内心乱成了一团麻,我要思考我们到底要不要造车?自己要不要带队造车?

其实是挺不容易的。

在每一个深夜,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决定大干一场,第二天早晨醒来,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又迷茫了。

我反复地问自己:创业这么苦,我真的还要从头再干一遍吗?而且风险这么大,万一输了,我这辈子就这么灰溜溜的收场吗?我真的有足够的体力、精力杀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吗?

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思来想去,想了整整一个星期,特别的煎熬。

3月30号我正式回复了董事会:如果这件事情小米必须干,如果大家觉得我合适,为了小米,我愿意挺身而出。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70多天以来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时我的心中只有7个字:虽千万人,吾往矣。

纵使面对千万人的质疑和阻拦,我也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无论面对何等巨大的危机,都不能被吓倒。

当天晚上,我们举办了发布会,正式公告:小米下场造车,雷军带队,10年内全资投入100亿美金。“小米造车”、“100亿美元”这几个消息震撼了全行业。

其实那天我状态特别不好,重感冒,嗓子几乎都说不出话来。在台上我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我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一生全部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

发布会直播的弹幕上全是“干翻特斯拉”,那一刻百感交集。

那天晚上,是小米的不眠之夜,也是汽车行业的不眠之夜。

我收到了很多信息,最打动我的一条是凌晨5点的一位同事刘安昱的信息。他从小就痴迷汽车,以为这辈子跟汽车无缘了。在业余时间,他自己攒了一辆大房车来过瘾。

那天,他正好在广州出差,看到小米直播发布会以后,激动不已。当即拉着几个同事到珠江边喝酒。喝完以后还觉得不尽兴,又在江边走了整整一晚。

到了凌晨5点,他

文档评论(0)

Tony5301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版权、知识产权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