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在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应用插图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插图辅助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就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观察插图细节、结合插图颜色、借助插图延伸、把握插图重点、自主绘制插图和赏析插图设计的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作用,应用策略
引言:插图在语文课本中最为常见,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教材的[1]第二语言”,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却相对局限,没有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因为对插图的认知有偏差,忽视了插图的运用。那么应该如何让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探究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安排插图,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能够感触到的生活场景出发,在保证插图严谨性的同时,增添插图的趣味性、艺术性,使得充满童心童趣的插图能与教材内容相融合,有效将学生的感受和书本世界联结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感知碰触书本、了解书本,其探究的热情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2.激发想象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插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每个学生的思维路径不同,在观看插图时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侧重点也不同,于是在解读插图内容时也会出现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具体体现。比如学生看到的插图是一只白鹭低头在水中,有的学生想象这只白鹭在喝水,有的想象在睡觉。学生按照自己的猜测无限延伸,最终促进了想象思维的发展。
3.锻炼观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插图,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插图作为教学资源的其中一种形式,作用是服务于教材,便于学生领会教材内容与思想。因此教材中的插图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编排,其中隐含了许多细节。教师应用插图引导学生解读文章,促进了学生对细节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在图片中提炼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
4.丰富视觉体验
教师应用插图开展语文教学,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这里的视觉体验包含两方面:其一,教材中的插图往往会呈现出趣味、多彩的形式,这对学生的视觉感官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二,教材中的插图内容丰富,包含人物、事物、传统文化等不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也给学生的视觉感官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促进了学生感官经验的积累,最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做好了铺垫。
二、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观察插图细节,猜测文章内容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细节,促进学生猜测文章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以[图1]《牛郎织女(二)》为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牛郎织女(一)》,对前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在阅读本篇文章时,教师就让学生结合前情和插图猜测牛郎和织女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有的学生观察的不仔细,认为插图中表现出的内容是牛郎牵着两个孩子和织女见面;有的学生观察得比较仔细,发现他们是踩在鹊桥上。因为对细节的观察程度不同,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讨论。在学生观察完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对比文章内容,就使学生对鹊桥相会有了更加清晰地认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细节,促进学生猜测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2.结合插图颜色,感知文章情感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蕴含了许多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插图,充分挖掘其价值,助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颜色感知文章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以[图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为例。在开展本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了本课的插图,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观看插图中的人物,你对他的印象是什么?文章中描述的主人公脸上“红扑扑”的,可是插图中的颜色似乎不是红色,你觉得这是你心中的形象吗?文章中没有描写主人公的上衣是什么颜色,插图中勾勒出的是灰黑色,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在问题引导下,学生仔细地分析了颜色在勾勒主人公形象时的作用,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与直观形象之间的差别,但同时也对文章主人公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图中主人公脸的颜色偏棕色,是因为总是在外面拉人晒的比较黑,所以红色难以显现出来,这在展示主人公健康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勤劳,因此是比较合理的。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逐渐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技巧。
3.借助插图延伸,了解传统文化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猎人海力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pdf VIP
- 《牙外伤》课件.ppt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 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使用手册.pdf
- 20《肥皂泡》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df
- 飞思卡尔汇编指令集.pdf
- 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含参考答案-仿真模拟现场正式考试排版.pdf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一株耐盐碱黑曲霉及其作为解磷真菌的应用和在促进盐碱地玉米生长中的应用.pdf VIP
- ps入门基础全部课程.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 中英文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