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3月12日
国信通信·行业专题报告
数据中心互联技术专题一:
AI变革推动CPO技术商业化加速
行业研究·行业专题
通信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投资摘要
光电共封装CPO(Co-packagedOptics)是一种在数据中心互连领域应用的光电集成技术,目前主要用在交换机接口中。通过将交换芯
片和光器件共同装配在同一个插槽上,使得光信号和电信号在同一芯片上进行转换和处理,该技术缩短了芯片和模块之间的走线距离,
最大程度地减少高速电通道损耗和阻抗不连续性,也在传输速率提高的同时大大缩减功耗,行业头部企业博通(Broadcom)和扇港
(SENKO)均分析过CPO技术可助力交换机整体系统减少功耗25%-30%。
在本轮AIGC革命的驱动下,CPO技术产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全球互联网云厂持续加大AI资本投入,CPO作为数据中心网络互联中降本降
功耗的优选技术,备受全球各大通信电子头部企业关注。博通自上一代25.6T交换芯片起,就开启了CPO交换机商业化推进;英伟达
2024下半年加速推进支持IB(InfiniBand)和网两种协议的CPO交换机。国内交换机头部厂商新华三、锐捷网络近两年也陆续发布了
商用CPO交换机。而随着SerDes速率的快速升级,以及硅光材料和3D封技术装的逐步成熟,CPO技术有望快速迭代,也为光互联
OpticalIO技术(算力芯片间光互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CPO交换机相比传统交换机,需引入近交换芯片的光引擎、光柔性板FiberShuffle/保偏光纤PMF、外置激光器ELS及CW光源等。根据
Lightcounting预测,未来5年CPO技术渗透率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9年,3.2TCPO端口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个(2024年
CPO端口出货量不超过十万个),若有100万个GPU做千卡GPU集群,则需要超过1,500万个CPO端口;按照目前各类器件的价格测算
(并考虑价格年降),未来5年光引擎的市场空间超过100亿美元,光源ELS、光柔性板FiberShuffle、连接器MPO、光纤阵列FAU的市
场空间超过30亿美元。
投资建议:目前CPO技术仍在产业化的初期,并在快速迭代升级,涉及各类器件(如FiberShuffle、MPO、FAU)所需通道数/纤芯数也
会随之升级,国内各类器件厂商(特别是已与海外头部厂商有深度合作)均有望受益该领域发展,迎来量价齐升。推荐关注交换机【紫
光股份】、【锐捷网络】,光引擎供应商【天孚通信】,光柔性板供应商【太辰光】,MPO连接器供应商【博创科技】、【仕佳光子】、
【致尚科技】,外置CW光源【源杰科技】、【长光华芯】等,国内头部光模块厂商亦有布局。
风险提示:AI发展及投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新技术发展引起产业链变迁。
目录
01CPO是一种新光电互联集成技术
02CPO技术涉及各器件均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03产业链各关节头部公司均在积极布局CPO
04投资建议
一、CPO是一种新光电互联集成技术
光电共封装(CPO)是一种新光电互联集成技术
图:CPO技术演进史
光电共封装(CPO)是一种在数据中心光互连领域应用的光电共封装方案。其
核心是将光模块不断向交换芯片靠近,缩短芯片和模块之间的走线距离,并逐
步替代可插拔光模块,最终把交换芯片(或XPU)ASIC和光/电引擎(光收发
器)共同封装在同一基板上,光引擎尽量靠近ASIC,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高速电
通道损耗和阻抗不连续性,从而可以使用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片外I/O驱动器。
CPO技术的核心是光电芯片,它包含了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在光电芯片内部,
光学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子器件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图:CPO技术与传统光模块对比
资料:菲魅光通信,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IETOptoelectronics,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CPO技术目前主要用在交换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钢铁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供给约束强化,关注旺季行情.pdf
- 2025年港股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一枝先破玉溪春.pdf
- 2025年港股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港股估值修复,科技突围,结构性机会.pdf
- 2025年美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欲扬先抑,保持耐心.pdf
- 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聚焦景气.pdf
- 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消费趋势演绎,周期轮转不止.pdf
- 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基本面反转趋势,硬科技估值弹性.pdf
- TCL科技-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国补政策行之有效,股权回购,增厚业绩.pdf
- 奥比中光-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机器之眼”放量,赛道格局卡位.pdf
- 布鲁可-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万代,圆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