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杭州市留下入城口整治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目录
TOC\o1-3\h\z\u一、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1
1.3、评价标准 3
二、项目概况 3
三、项目环境质量现状 4
四、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污染源分析 5
4.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6
4.3、水环境影响分析 6
4.4、声环境影响分析 6
4.5、公众参与结论 7
五、污染防治措施 7
5.1、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 7
5.2、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 9
六、综合结论 10
一、总论
1.1、项目由来
本项目位于杭州留下入城口,东起留和路,西至02省道,是杭州的西大门,也是杭州给予进入城区的人们第一印象之处。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汽车数量也急剧增长,留下互通、杭徽高速入口与周边支路的车辆交替造成02省道与天目山路过渡段堵车情况愈来愈严重,现状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要求,急需对留下入城口进行整治。
根据《关于同意杭州市留下入城口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复函》,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发改投资函[2009]142号,杭州留下入城口整治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为:绕城高速和杭徽高速留下互通区域的绿化,天目山路(绕城以西)至02省道间约170米道路拓宽(含上埠河桥),新建规划支路(绕城高速留下互通收费口至留和路),天目山路、02省道及留下互通区部分道路的交通渠化改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2009年9月,杭州市市郊公路管理处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承担杭州市留下入城口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院项目组在进行全线详细踏勘调查和开展公众参与后,编制了《杭州市留下入城口整治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杭州市环保局于2009年10月29日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持召开了该报告书的评审会,根据技术评估会专家意见,环评单位修改完善后报批。
1.2、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6.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1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166号文;
(12)《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水利厅,2005.12.6;
(13)《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2009.1.1施行;
(14)《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号,2008.9.26。
(15)《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003]190号;
(16)《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003]192号;
(17)《杭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杭州市政府令第163号;
(18)《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给市环保局的批复》,杭政发[1997]78号,1997.6.12;
(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
(20)《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1999.4.20;
(2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2008.9.18;
(22)《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78号),2002.6.1。
2、技术规范及其它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3月30日联考综A真题答案.pdf
- SITRAK-C7H系列车型改装手册(第3版)(20150608).pdf VIP
- 上海园林工程预算定额2016(全).docx
- (沪科2024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测量》知识梳理(填空版+解析版).docx
- 护理-三基考试题库7000题.doc VIP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超声耦合剂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客家土楼建筑元素在茶具设计当中的应用研究.pdf
- 2025年露天矿山开采施工组织方案.pdf VIP
- PDCA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规范使用率(肾内科)(血液内科).pptx
- DB61T 5078-2023 体育建筑工艺设计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