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PTSD患者身体扫描放松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我在急诊科工作的第十三年,见过太多被创伤“卡住”的灵魂。去年冬天接诊的一位28岁女性,因目睹丈夫在车祸中离世,连续3个月每晚蜷缩在沙发角落,反复呢喃“刹车声还在响”;还有位参加过抗震救援的消防员,每次经过楼梯间都会突然僵住——他说“这味道像极了瓦砾下腐烂的废墟”。这些场景总让我想起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的统计:全球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终身患病率已达7.6%,其中约40%患者存在持续的躯体化症状,如慢性疼痛、失眠、自主神经紊乱。
传统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虽有效,却常忽略一个关键——身体是创伤的“储存器”。许多患者告诉我:“道理我都懂,但身体就是不受控制地发抖/疼痛/喘不上气。”这让我开始关注非药物干预中的“身体扫描放松技术”。它通过引导患者集中注意力感知身体各部位的感觉,打破“创伤记忆-躯体反应”的负性循环。2023年《美国护理学会》将其纳入PTSD护理推荐方案,2025年最新版《中国精神科护理指南》更明确指出:身体扫描可作为PTSD患者日常放松训练的核心技术之一。
前言今天,我想以临床真实案例为线索,和大家分享这套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不是冰冷的操作流程,而是如何用“身体”作为桥梁,帮患者重新“回到”自己体内。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讲一个我跟进了8个月的患者,王女士,32岁,某小学教师。2023年11月因“反复闪回、失眠伴全身疼痛3月”收入我院心身医学科。
她的创伤事件发生在2023年8月:带学生春游时,大巴车与货车相撞,1名学生当场遇难,王女士被甩出车外,左侧肋骨骨折。虽经抢救脱险,但此后她出现:
再体验症状:每天“看到”货车冲过来的画面(每周≥5次),听到刹车声就浑身发抖;
回避症状:拒绝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甚至不敢看马路上的汽车;
高警觉症状:睡眠浅(每晚仅睡2-3小时),轻微响动就“像被电击一样弹起来”;
躯体化症状:持续左侧胸痛(无器质性病变)、肩颈僵硬、双手麻木。
入院时她形容自己“像被装在玻璃罐里,能看见世界,却摸不到、碰不着”。这样的状态让她无法继续教学,与丈夫关系也因“我没法抱孩子”逐渐疏远——这是典型的PTSD共病躯体症状的案例。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王女士,我们首先需要系统评估她的“身心状态”。这里要强调:PTSD的护理评估绝不能只关注心理,躯体感知异常往往是干预的突破口。
生理评估生命体征:静息心率95次/分(正常60-100),但稍受刺激即升至120次/分;血压波动大(135/85mmHg→150/95mmHg);呼吸频率22次/分(正常12-20),常伴叹气样呼吸。01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8分(>7分提示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需2小时以上)、夜间觉醒≥3次、早醒(凌晨3点固定惊醒)。02躯体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0-10分),集中在左胸(对应创伤时撞击部位)、肩颈(长期肌肉紧张);双手皮肤温度较常人低2℃(交感神经过度激活)。03
心理评估231PTSD检查表(PCL-5)评分45分(≥33分提示PTSD),其中“反复回忆创伤事件”“情感麻木”“易激惹”三项得分最高(均≥8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8分(≥50分提示焦虑),她自述“总感觉下一秒又会出事”。认知状态:存在“灾难化思维”(“我保护不了学生,也保护不了家人”)、“自我责备”(“如果我选了另一条路,孩子就不会死”)。
社会评估家庭支持:丈夫初期耐心陪伴,但因王女士拒绝肢体接触(“他一碰我,我就想起被车撞的瞬间”)逐渐感到挫败;6岁女儿因妈妈“总发呆”变得沉默。
社会功能:停职3月,与同事联系减少,自我价值感极低(“我是个没用的老师”)。
这些评估结果像一张网,让我们看清:王女士的“玻璃罐”不是心理上的隔离,而是身体与大脑的“信息错位”——创伤记忆通过躯体症状反复“提醒”她危险存在,而身体扫描正是要帮她重新建立“安全的身体感知”。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重大创伤事件后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及高警觉症状相关(依据:PCL-5评分45分,符合DSM-5诊断标准)。
睡眠型态紊乱:与创伤性再体验导致的夜间惊醒、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依据:PSQI18分,入睡时间>2小时,夜间觉醒≥3次)。
躯体疼痛(慢性):与创伤相关的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依据:VAS6分,无器质性病变支持)。
社交回避与家庭关系紧张:与情感麻木、躯体接触恐惧相关(依据:拒绝与丈夫肢体接触,女儿行为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