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中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VIP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中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中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主要目的是增大基质体积

B.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均可由细胞质核糖体合成

C.线粒体基质中存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可将丙酮酸彻底氧化

D.线粒体RNA聚合酶对利福平敏感,与细菌RNA聚合酶同源

答案:D

解析: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线粒体RNA聚合酶与其同源,故敏感;A项目的是增大膜面积;B项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由线粒体核糖体合成;C项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基质,但“彻底氧化”错误,产物为乙酰CoA。

2.某湖泊因生活污水排入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下列治理措施中,最先见效的是

A.投放鲢鳙滤食性鱼类

B.人工打捞蓝藻并补充沉水植物

C.安装浮床种植美人蕉

D.底泥疏浚并覆盖钝化层

答案:B

解析:人工打捞可立即降低生物量,沉水植物恢复可快速提高透明度;A、C需生物量积累;D工程量大、周期长。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操作不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后立即加入酵母

B.用凡士林密封锥形瓶口

C.将溴麝香草酚蓝先调为中性再使用

D.实验开始前将酵母菌置于4℃冷藏24h

答案:C

解析:A煮沸后未冷却即加酵母会烫死部分菌体,CO?产生量偏低;B密封导致无氧呼吸比例升高,CO?总量可能偏高;D冷藏降低代谢速率,CO?偏低;C调整pH为中性,确保指示剂灵敏度,不影响结果。

4.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变式比例12:3:1,最可能的原因是

A.A基因纯合致死

B.B基因显性上位

C.A、B基因连锁且交换率为12.5%

D.存在一对隐性上位基因

答案:B

解析:12:3:1为显性上位典型比例,B基因显性时掩盖A表型。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诱导α-淀粉酶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脱落酸通过促进气孔关闭提高抗旱性

C.生长素在根尖合成后通过极性运输至伸长区

D.乙烯合成前体为色氨酸,其合成受逆境诱导

答案:D

解析:乙烯前体为甲硫氨酸,色氨酸为生长素前体。

6.某tRNA反密码子为5-GAI-3,其识别的密码子是

A.5-CUU-3

B.5-CUC-3

C.5-CUA-3

D.5-UCC-3

答案:A

解析:摆动规则I可与U、C、A配对,G-C、I-U,故GAI对应CUU、CUC、CUA,但5端反向平行,实际密码子为5-CUU-3。

7.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1mol/L盐酸解离的主要目的是

A.使细胞分散便于压片

B.固定细胞形态

C.使染色体着色

D.终止酶活性

答案:A

解析:盐酸使果胶质溶解,细胞分离;固定用卡诺固定液;着色用龙胆紫;终止酶活性用70%乙醇。

8.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越小,表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小

B.生态足迹只计算直接消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C.碳足迹不属于生态足迹组成部分

D.生态足迹计算时无需考虑土地退化系数

答案:A

解析:生态足迹包含碳足迹、建设用地等;B错误,含间接消耗;D需考虑等价因子与产量因子。

9.某突变导致某酶Km值增大而Vmax不变,该突变可能位于

A.催化中心

B.变构位点

C.底物结合位点

D.辅因子结合位点

答案:C

解析:Km增大表明底物亲和力下降,结合位点突变最可能;催化中心突变常影响Kcat即Vmax;变构位点突变影响S型曲线。

10.下列关于PCR引物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3端可存在连续5个G,以提高Tm

B.引物间互补碱基对数应少于6对,避免二聚体

C.引物GC含量以70%~80%为佳

D.引物长度一般为10~12bp

答案:B

解析:3端连续G易形成发夹;GC含量40%~60%;长度18~25bp;二聚体互补6对。

1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下列操作导致K值估计偏高的是

A.计数前未摇匀培养液

B.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先加菌液后盖盖玻片

C.每天定时更换等量新鲜培养基

D.将实验温度由28℃调至25℃

答案:C

解析:更换培养基延长对数期,K值增大;A导致分布不均,可能偏高或偏低;B易气泡,计数偏低;D降低K值。

12.下列关于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