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亿纬动力招聘考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一、专业知识测试(共40分)
第一部分:锂电池基础理论(15分)
1.(5分)简述三元锂电池(NCM)与磷酸铁锂电池(LFP)在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热稳定性上的核心差异,并结合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说明两者的典型适配车型。
答案: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为镍钴锰(或镍钴铝)三元复合材料,能量密度通常为200-300Wh/kg,循环寿命约2000次(80%容量保持),热分解温度约200℃,热稳定性较差;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约140-180Wh/kg,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部分产品超6000次),热分解温度超500℃,热稳定性优异。
适配场景:三元电池因高能量密度更适合对续航要求高的中高端乘用车(如续航500km以上车型);磷酸铁锂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长寿命更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入门级乘用车、商用车(如出租车、物流车)及储能领域。
2.(5分)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路径是怎样的?若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出现“析锂”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充放电时,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嵌入/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如三元材料)脱嵌,经电解液穿过隔膜迁移至负极(如石墨)嵌入;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经电解液返回正极嵌入。
析锂原因:①充电电流过大(高倍率充电),锂离子嵌入负极速度不及迁移速度,部分在负极表面沉积;②负极容量不足(如设计时正负极容量比失衡),锂离子无法完全嵌入;③低温环境下电解液黏度增加,离子迁移受阻,嵌入速度降低;④负极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异常增厚,增加锂离子迁移阻力。
3.(5分)简述固态电池与液态锂电池在结构上的核心区别,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有哪些?
答案:结构区别:液态锂电池采用液态电解液(碳酸酯类有机溶剂+锂盐)和聚合物/陶瓷隔膜;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氧化物或硫化物)替代液态电解液,同时可取消传统隔膜(固态电解质兼具隔离正负极功能)。
产业化瓶颈:①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的界面阻抗高(固-固接触面积小),导致倍率性能差;②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水分敏感,制备环境要求苛刻(需露点≤-50℃的干燥房);③固态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因材料体积变化(如硅负极膨胀)导致界面断裂,容量衰减快;④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如薄膜电解质涂覆均匀性难控制),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5倍。
第二部分: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15分)
4.(5分)在锂电池涂布工序中,若发现极片出现“波浪边”(边缘厚度不均),可能的设备或工艺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排查与调整?
答案:可能原因及排查调整:
①模头间隙不均:检查模头唇口是否存在磨损或堵塞(如浆料颗粒堆积),使用千分尺测量模头两侧间隙,调整至±5μm以内;
②基材(铜箔/铝箔)张力波动:检测放卷/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确保张力稳定(铜箔张力一般控制在150-250N,铝箔100-200N);
③浆料黏度异常:测试浆料黏度(三元浆料黏度通常为3000-5000mPa·s),若过低(2500mPa·s)会导致流动性过强,边缘流挂;过高(6000mPa·s)则边缘涂布不连续;调整分散工艺或添加适量溶剂;
④烘箱温度分布不均:检查烘箱各温区温度(通常前段80-100℃,后段120-150℃),使用红外热像仪确认极片表面温度均匀性,调整风门开度平衡风量。
5.(5分)简述锂电池“化成”工序的核心目的,若化成后电池容量低于设计值,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化成工序核心目的:通过首次充放电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主要成分为Li2CO3、LiF等),保护负极避免与电解液持续反应,同时激活正负极材料(如三元材料首次脱锂后晶体结构稳定化)。
容量不足原因:①正负极材料克容量未达标(如三元材料实际克容量180mAh/g,设计值为190mAh/g);②极片压实密度过高(石墨负极压实密度1.7g/cm3时,孔隙率降低,锂离子嵌入通道减少);③电解液注入量不足(通常注液量为3-5g/Ah,不足会导致离子迁移受阻);④化成制度不合理(如充电电流过大,SEI膜过度生长消耗活性锂);⑤极片裁切时存在毛刺,导致微短路(自放电消耗容量)。
6.(5分)某批次电池在分容测试中发现内阻离散度(标准差)超过0.5mΩ(设计要求≤0.3m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优化?
答案:影响因素及优化:
①极耳焊接质量:极耳与极片焊接拉力不足(需≥5N)或虚焊(超声波焊接能量不稳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优化焊接参数(如能量80-120J,压力0.3-0.5MPa),增加焊接拉力在线检测;
②极片辊压厚度不均:辊压后极片厚度公差超过±10μm,导致极片与隔膜接触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毕业论文-比亚迪秦动力系统研究.doc VIP
- 《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教案 第3课 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一).pdf VIP
- 比较教育学期末复习知识分享.pdf VIP
- 高水平科技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党课PPT.pptx VIP
- 2019年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已解决).doc VIP
- 第三单元第1课标志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B∕T 1800.1-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高清版).pdf VIP
- 西安财经大学学生手册测试题.docx VIP
- 《管道全解.doc VIP
- 《GB_T 41666.4-2024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 第4部分:原位固化内衬法》专题研究报告.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