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张爱玲女性书写的价值评估.docVIP

【毕业论文】论张爱玲女性书写的价值评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论张爱玲女性书写的价值评估 【作者】刘 燕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书写??价值评估???后世影响 【指导老师】杨爱平 【专业】中文 【正文】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以男性书写占主导地位,而女性书写真正得到重视是在“五四”以后。从“五四”到新中国的诞生,从女性话语的逐渐形成到最终的成熟,从女性书写的觉醒到女性书写的自觉,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到1927年,代表作家为冰心、陈衡哲、石评梅、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第二阶段是1927年到1937年,代表作家有丁玲、谢冰莹、萧红;第三阶段是1937年到1949年,其代表作家有丁玲、萧红(解放区)和张爱玲、苏青(沦陷区)。 二十世纪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次广泛的思想文化启蒙大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时代和文学时代,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总结了晚清以来历次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必须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思想,击退尊孔复古,打破“三纲五常”同时开启了女性对自我命运的抗争时代,选择时代。为女性的解放带来了契机与挑战,有史以来,高扬女性书写意识的五四女作家登上了中国文坛,伴随着“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启蒙主义号召,大批女作家用写作的方式参入到民族解放的进程中来,仅女性创作而言,“五四”时期便推出了大量女性作家作品,其中爱情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男女爱情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话题。关于“贞操问题”、“爱情定则问题”、“新性道德问题”的学术讨论也是此起彼伏。就是这种文化语境中,中国第一批女性作家以崭新的姿态亮相,冰心、陈衡哲、石评梅、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她们的写作虽然体现了一种“人”的觉醒,同时也包括女性自身的一些经验和问题等,但是她们并没有将女性作为书写主体,并没有将女性的独特经验凸现出来,而只是“五四”启蒙话语宏大叙事的一部分,建构着民族国家的话语进程。这或许又与她们的共性背景有关,这些女作家大都经历了类似的经验背景:“一是机遇,她们生存在五四前后这个大变革大气候中,作为“人”之意识在此催发下的完全觉醒;二是条件,她们大都来自文化渊源较为深厚的封建家庭,同时又接受了新知识、新思潮,这形成了她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质;三是他们都与旧事物做某种程度的决裂,积极寻求新的理想生活,人生价值;四是作为解放对象,她们在主观上是完全独立的,但在客观实际上,她们却裹挟在‘父子之争’中作为‘儿子’们反抗的有利同盟者而存在。”?[1]?因此注定了“五四”时期的这一批女作家们不能将女性作为书写主体,凸现出女性独特的写作经验。 进入30年代,即第二阶段,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型。从“五四”运动早期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到后来“五四”落潮时的彷徨无助,再到追随一些先觉男儿走上革命道路,淡化女性意识。30年代女性作家在被时代大潮所裹狭而自觉不自觉地迈开走向社会革命的的第一步之后,其创作意识也为时代功利思想所浸染,从而使创作主体迅速地由以往的“文学自由人”而变为“意识形态人”,这种转变导致了女性创作对“五四”以来刚刚萌芽,发展的女性自主意识、独立愿望的过早淡化乃至于根本放弃。虽然,女性的声音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但是已经日渐混合在一个更有气势的革命“大合唱”的声浪里,呈现一种“话语共鸣”状态,从而逐渐消散了女性最初所既有的那么一点独立个性,已经逐步地疏离了敢于深入女性自身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批判精神,从而踏上了一条逐步趋近男性标准的创作道路,并陷入男权话语的围困而不能自拔。 40年代,在战乱的背景下的上海,进入了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话语管辖相对松弛的年代,一个绚烂致极而归于平淡的平民年代。沦陷区的张爱玲,苏青,她们的作品当中就强烈的女性意识,强烈的女性表达欲望,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是她们拥有了适合她们表达,也允许她们表达的媒体空间,使她们不必像某些投身革命队伍、受主流话语所牵制的女作家那样,替男人说话,为男人代言。她们能与男子平起平坐,而且把女性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谈,更重要的是她们不忌讳女性写作的“不深刻”“肤浅”“为情欲所主宰”等缺陷。她们的出现可以说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从而完成了女性书写由觉醒到自觉的书写过程。 二??“浮出历史地表”的独特女性书写 40年代初,在上海沦陷区一跃而成为中国文坛知名女作家。文坛上也通常把她的出现用“横空出世”加以形容。她的作品打破了自“五四”时期以来的所有女性书写的束缚,她的作品也更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张爱玲,作为一个一直处于时代主流文化边缘位置上女作家的典型代表,她的文本更是保留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同时也十分难得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女性体验、女性话语。记述了一份女性自己从过去的历史延伸到目前,在目前中包含着无穷过去的故事。“而究其能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