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化人格对当代文化人的启示.pdfVIP

苏轼的文化人格对当代文化人的启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理论研究 2009年第 6期 苏轼的文化人格对当代文化人的启示 金丹元 侯文婷 (上海大学 影视技术学院,上海 200032) 摘 要:苏轼是一位集诗、词、文、赋多种成就于一身的文学巨匠。他就像他的诗词文赋, 具有无比丰富和有待挖掘的可能性。他的一生以一种开放兼容的态度 ,吸纳融合儒道释三家 思想,建构了自己博大丰富的学术思想体系。他 “以天地胸怀来处理人间事务”(冯友兰语),表 现出了卓然独立充满积极意义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且为 后来的文人所敬仰和仿效,即使在对当代的人生模式和文化性格的 自我设计 中也仍具有诸 多 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苏轼 儒道释 独立人格 当代社会 据悉英国某大学的中国研究所,曾列出中国历史上 贯通,更为可贵的是,苏轼巧妙地化道、佛避世 、出世的消 四大名人为:秦始皇、康熙、毛泽东 、苏东坡 ——其中两 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用以建构 自己卓然独立充满积极意义 个是皇帝、一个是政治领袖 ,仅有一个作家就是苏东坡 ,可 的文化人格,从而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 “天地境界” 川 见苏轼的声望之高和影响之大 。王国维 曾说过:“三代 身于书香门弟的苏轼 自幼学儒是情理中之事 ,儒家思 以下诗人,无过屈子 、渊明、子美 、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 他立身处世之根本。苏轼从小就有儒家辅君治国、经JIt:济 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 自足千古”(《文学小言 ·六》)。 “人‘ 民的政治理想,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然也有他I,I 格 一词与人性的深层 问题密不可分”,它是一个人生理、 作为个体的远大理想和艺术追求,他做官锐意进取, {j I理 神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 建功立业,是典型儒家人世思想的表现。而他对佛 、道 潜能 、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我们常把人格视 想的吸收却经历了前后期不同的变化。在前期,他一 ‘ 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要支撑点,以文化底蕴作为人格生成 广闻博见,自然而然受到它们的熏染;一方面又以儒学为 的重要依据。而苏轼正是以其颖异的资禀,自觉吸收着中 宗 ,力排佛老思想中明显的消极出世观 ;在被贬黄州之后 , 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干儒道释三家思想并对之加以有机 苏轼的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于忧患中以佛老思想 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互补 、相辅相成的整体思想结构, 作为精神解脱之武器,取其超然旷达、随缘 自适的人生态 作为 自己文化人格坚实的基座。在他身上,中国传统文人 度,与儒家忧国济民之心、刚正浩然之气相融合,成为一种 的气质 、精神与文化品格得到了,最具代表性的显现。他虽 穷而不怨、刚正无馁的独立人格支撑。苏轼 曾说:“呜呼! 命运多舛,却独立不依,刚正不阿,始终以乐观豁达的态度 孑L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问,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 直面人生,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独立的主体意识与文艺 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他 以海纳百川I作比,力 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深刻而又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影响 图破除固守门户、论难相攻的陋习,使儒释道三家汇流,这 着宋 以后文人的思想创作和人格建构,而且对现当代的人 种汇流 ,实是以一种开放兼容的胸襟来重新构建三教并存 生模式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 的具体落实,使之在个体文化人格上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内涵 ,同时也使个体文化及其人格更为丰富、多样 和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对今人的人格追求同样是有参 照意义的。难怪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 在苏轼的文化思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