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的形成要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与管理》 2009年 1月 15日 示 意 图 的 形 成 要 与 学 生 的 思 维 过 程 Jgl步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河东中心小学 王庆明 邢付元 王友胜 一 少年多4/5”的理解,可将青少年心跳次数看作单位…1’, 次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十一册第 21页的 1 首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青少年心跳次数 (如图所示(1))。 分数应用题例3:“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 1 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 1同时还必须让学生知道,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肯定比青 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样 比I少年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画出另一条线段表示婴儿每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需借助示意图才能理清题中I分钟心跳次数,也就成了学生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的脉络。可执教教师因操之过急,只让学生在初步感知题 I 第二步,突破难点 意的基础上,就一次性地搬出了教例中的 “成品图”,结果 l 继续引导学生对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 使大部分学生弄不清数量关系,思维受阻,列不出算,对所 I45/”这个句子进行分析,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授内容不感兴趣,教师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f 1.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线段,比表示青少年每 出现这样情景的根本原因是执教者不能根椐小学生 l分钟心跳次数的线段是长些还是短些?使学生体会到:表 的思维特点,将例题中的示意图随着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f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线段,除了有表示青少年每分 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而逐步地、分层次地展现在学生面 l钟心跳次数的线段同样多的外,还有比青少年多45/的线 前,导致了图示形成过程与学生分析思维过程出现了“断 f段 ,接着便可画出第二条线段,标上 “与青少年每分钟心 层”。 I 跳次数同样多的线段”(如图所示(2)) 在集体备课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示意图的形成过程,j 2.如何确定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线段长度?引 一 导学生讨论交流试画:可先将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定要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与学生的思路紧贴,成为 l 线段平均分成五份,再在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线 启动学生思维的纽带。提前形成或延后形成都将会阻碍 I 段同样多的基础上,多画出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线 学生的思维发展,失去图示应有的功能。经过反复讨论后 l 我们提出,依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此题示意图的形成过程 1段中的四份。使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 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l次数比青少年多出的4/5。(如图所示(3))接着让学生观察 得出,图上(2)和(3)合起来才是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 第一步,抓住关键 I 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句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 l的线段。如下图所示 · 48 · 《教学与管理》 2009年 1月 15日 单位 “1” 青少年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75次 例谈习作评改 婴 儿 指导的有效性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 第三步。揭示规律 通过对以I:示意图的整体观察、比较和分析,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