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对“由天及人传统思维模式的重新探讨
——以“民之父母话语为例
李友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l00872)
[内容摘要]作为影响中国人心理、文化非常深远的一种传统性思维模式,“由天及人”有着
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与博大内涵,其出现、发展及变化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本文
即以。民之父母”话语为倒,由此视角对于“由天及人”传统性思维模式进行重新探讨,以
期挖掘出其本身所具的丰富内涵,哲学流变与深远意义.
[关键诃]帝天命由天及人民之父母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由天及人一作为传统性思维,由于其久远的历史积淀而形成了
一种对中国人的心理、文化影响深远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因为其历时久远,再加上
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颇为契合等缘由而绵延至今。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于无声无息间在哲
学、文学、史学诸方面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不过,为了方便阐述这一思维模式起见,我们
将以“民之父母”这一话语为例,对于“由天及人”的思维传统作出新的探讨。当然,由于
笔者学力未逮,当有偏谬之处,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我们知道,在史前时期,甚至是文明时代的前期,自然环境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
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的。很显然,适宜的自然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
步;反之,则会影响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社会历史处于停滞状态。Ⅲ由此可知,一方面,
自然环境对于早期人类的生存是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的,可以说自然在人类童年的心目中留下
了永久的记忆;另一方面,人类的智力尚处于蒙昧、未开化的状态,自我意识远未觉醒,其
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混沌一体,并把天看作了有意志的人格神。因而,那时的人们将天看做自
己思想观念的源头与日常行为的形上依据,是诚可理解的事情。既然那时的人们将天看得如
此重要,当占卜这种预决吉凶的预测手段出现了的时候,便很自然地以天作为了最主要、最
根本的占问对象,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天便以神的面目出现了。我们知道,占卜起源于原始
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那时的人们,其卜问的对象主要就是自然神,如天地、山岳、河流等。
从考古成果来看,二里头文化时期,占卜之风日盛,到了商代,占卜已成为奴隶主贵族进行
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人“每事必卜”,卜问的对象除自然神外,更主要的对象是“上帝”
和被神化的先公先王。卜问的内容也无所不知,国家大事、私人生活皆有,如祭祀、年岁、
征伐、天气、福祸、田猎、疾病、生育等。四
当然,虽然天的宗教神性色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非常浓厚的,但到了强调“敬天保民”、
“以德配天”的西周,其神性与神秘色彩渐为减退的同时,也为人与天发生联系提供了理论
可能。在这种背景下,就慢慢兴起了观天星占之术。根据陈来先生的研究,这时新兴的星占
之术与殷商时期的天帝观念并不相同,星占不是一种集中的信仰,而是基于多神信仰的一种
术数。占星术所着重的,不是宇宙和历史的某位最高的主宰,而是关注各个具体的星象变化
①参见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l版,第22页。
@参见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l版,第204页。
23l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所对应的具体的人事变动。①可见,很长时间以来古人就认为星辰日月的位置变动与地上人
事的祸福是相对应的,因而《尚书·尧典》即日:“乃命羲和,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不仅如此,《周礼·春官·保章氏》亦日: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
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
吉凶水旱降丰荒之梭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
与这时观天星占之术盛况不已的情势相应,当时的大国往往都有专门传达上天预兆的
人,后来的《史记·天官书》便记载了这一现象:“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
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郑则裨灶;
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