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第 1期 历史教学 总第566期
No.1。2009 HistoryTeaching Sum No.566
准确性,一个值得重提的话题
桂 俊
(临海回浦中学,浙江 台州317000)
关【键词]准确性,中体西用,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i,q~-q]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7—02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知 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
识梳理和学法指导都充分展示了教师的良好专业素养, 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
许多做法值得我辈学习与借鉴。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 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期,
完美的。这节课在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上还有一些值得商 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这一思想是中
榷的地方。下面略举两例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
课例:人民版 儒“家思想的演变”,授课者采用篇章 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洋务派冲破顽固
结构,形式新颖,结构清晰,其中在基础知识梳理篇举了 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
这样一个例子: 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
例1:归纳洋务运动时期,A.4J1对待儒家的态度。授 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课教师用了这样一个示意图: 综上所述,“中学”指的是儒家思想,而 “中体”指的
中体 西用 是 “中学为体”,其中的“体”应该是传统的封建政治制
』 j 度。
儒家思想 西方科技 例2:探究:儒学近代以来逐渐被边缘化的原因。理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授课教师认为这里的体“”就 由之一是:儒家学说与工业文明不相适应。
是指的儒家思想,用“”指的是西方科学技术。体“”真的 近代以来,儒家学说真的就与工业文明不相适应
指的就是儒家思想吗?不妨看看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 吗?当然不是,当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科举考试始终停
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留在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内容上,因而与近现代的工业
“中体西用”实际上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 文明脱节,无法教育出先进的科技人才,科举出身的官
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 僚们反而鄙视科学,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这是不
想。“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 争的事实。但儒家学说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也起了一
近代传人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 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尽管由于科学
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 技术充分发展,物质财富大量增长,但这并不能解决现
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 代人的生存意义问题。相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的
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因而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也日益突
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 校《郐庐抗议》中 出。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儒家学说在道德的再塑过程中
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 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美德,但
早揭示了这种思想。后来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情景”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pdf
- 《庄子》“言意之辩”的本体论视阈和诠释学维度及其意义.pdf
- 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刍议.pdf
- ArcGIS技术在县域退耕还林决策分析中的运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pdf
- BIOLAK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 WSN中基于Stateless Weight的移动代理路由设计.pdf
-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pdf
- 北魏南伐江淮流域的环境与疫病问题初探——以公元450至451年太武帝南伐为例.pdf
-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 不同处理方法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