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农业学报 (Jiangsu of g Sci.),2008,24(6):979~982 979
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影响因子初探
苏家乐 , 陈尚平 , 何小弟 , 汤久顺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关键词: 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
中图分类号: $682.31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440(2008)06-0979-04
InfluencingFactorsofProliferation ofPhalaenopsisProtocorm-likeBody
SU Jia.1e。, CHEN Shang.ping, HEXiao.di, TANGJiu—shun
(1.InstituteofHorticulture,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Nanjing210014,China;2.CollegeofHorticulture&PlantProtection,Yangzhou
Urdversity,Yangzhou225009,China)
Keywords: Phalaenopsis;protocorm—likebody;orthogonalexperiment
蝴蝶兰 (Phalaenopsis)为单子叶植物纲、兰科 、多年生腐
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阿萨姆 、缅甸、菲律宾 、中国台湾等热 1 材料与方法
带亚洲地区。蝴蝶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
1.1 材料
的种类之一 ,其花姿高雅、色彩艳丽,花期长达数月之久 ,观
选用银斑蝴蝶兰(Pha1.schilleriana)组培苗叶片诱导出
赏价值极高 。
的类原球茎 (培养基为 1/3MS+TDZ0.5mg/L+NAA1.0
对蝴蝶兰的类 原球茎 (PLB)增殖研 究 已有不少报
mg/L+蔗糖 15.0g/L),并增殖一代 以保证试材 的大小
道l3-s],有研究表 明类原球茎增殖有明显 的群体优势效
一 致 。
应 ’,但类原球茎接种个数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却无相关
1.2 方法
报道 ;还有研究表明,一定量的细胞分裂素在增殖过程 中起
1.2.1 L6(4)正交试验筛选增殖培养基 选用L (4)设
着关键的作用 ,一定量 的NAA与6-BA配合有利于类原
球茎增殖 ,另外pH值、蔗糖浓度也是影响其增殖的重要 计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 (表 1),以不同试验因子组
因素。本研究利用L。(4)正交试验研究类原球茎接种个 合下的类原球茎增殖系数为考察指标。根据设计安排 16组
数、pH值 、6-BA、NAA、蔗糖等因素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 试验,1—4组每处理接种5瓶、5~16组每处理接种3瓶 ,每
的影响,并对类原球茎的群体效应做初步的探讨 ,以期能提 处理重复 3次。增殖系数的确定,以继代培养 60d后的类
高蝴蝶兰组织培养生产 中的类原球茎增殖系数 ,提高生产 原球茎突起数与继代当天的类原球茎数 比值求得 (统计直
效率。 径大于 1mm的类原球茎数量,不足 1mm的则不计)。
1.2.2 类原球茎接种个数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增殖培养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的研制.pdf
- 10株不同年代H9N2 AIV 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pdf
- FMDV OA/58病毒株VP3蛋白结构的模拟与分析.pdf
- hp-1和hp-2基因对番茄营养生长及色素积累的影响.pdf
- ML4^2-几何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M=Ni^2+,Pd^2+,Pt^2+;L=CN^-,Cl^-).pdf
- P5H6^+和P5Me6^+全反式构象的理论研究.pdf
- α—K8P2W17CuO61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pdf
- 白肋烟不同叶位叶片中性香气成分和生物碱含量的变化.pdf
- 表达鸡白细胞介素18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的检测.pdf
- 不同粒型超级稻品种稻米品质特性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