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歧路灯》的传播接受看明清中原出版业的发展.pdfVIP

从《歧路灯》的传播接受看明清中原出版业的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9月 中州 学 刊 Sep.,2011 第5期 (总第 185期) 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 No.5 【新闻与传播 ·图书与情报 】 从歧《路灯》的传播接受看明清中原出版业的发展术 刘 畅 摘 要:明清时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在当时中国的整个出版大格局 中,中原地区的出版业发展 明显滞 后。近70万字的长篇小说 《歧路灯》,在这个区域内以多种抄本缓慢流播,时间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而未付诸真正的 出版印刷。从小说 《歧路灯》的传播接受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对考量清代中原地 区出版业发展状况,具有文化地标 意义。 关键词:歧路灯;中原;传播;出版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5—0256—03 各种文学样式 ,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才能充分实现其 本卷前附有李绿园的 《家训谆言》和乾隆庚子(1780)过录人 存在的意义;正是在传播过程 中,它们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 题识;宝丰抄本有的题有 “父城鱼齿山绿园老人撰”(“父城” 力才得以彰显。明清两朝,我国文学史上迎来了长篇章回体 系宝丰县古称),而无所谓的 《家训谆言》。此后一百多年 小说的繁荣时代。长期以来,差不多各种古代文学史在论及 间,以上抄本在豫西、豫南一带传抄不绝。1924年,张青莲 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时,无不以 “四大奇书”及 《红楼梦》、《儒 说 :“莲 自幼时,见夫吾 乡巨族,每于家塾 良宵,招集书手 ,辗 林外史》为标识。但出现于 《红楼梦》之前、《儒林外史》之后 转借抄。”①从所谓的 “吾乡巨族”、“招集书手”、“辗转借 的 《歧路灯》,在明清长篇小说的大聚会 中却长期 “缺席”。问 抄”中不难发现,虽时至民国,中原地区出版印刷业仍然十分 世二百余年 ,名不见经传 ,长期难以摆脱被 “悬置”的命运。 落后。像 《歧路灯》这样近7O万字的长篇巨制,仍然依靠人 虽然其抄本之多,是其它任何一部同时期的小说都难以匹敌 工手抄。这种手工抄录,根本难以满足诸多 “家塾”学子对文 的,但是,流播空间狭窄,接受群体数量小。在两个世纪的漫 化的热望。2003年,笔者曾亲 自拜访 《歧路灯》校勘者栾星 长岁月里始终没有走出中原大地 ,成为古代小说传播史上的 先生。栾先生说 ,他见到的 《歧路灯》旧抄本有26种之多,他 憾事。不过 ,小说作者李绿园(1707—1790)本人在生前对出 校勘此书时使用抄本就达9种。这在明清长篇小说的发展 版业津津乐道,甚至达到了情有独钟的地步。《歧路灯》文本 史上是十分罕见 的。从此也不难得知明清时期中原地 区出 在多处描写中也显现出作者对保护与传播文化遗产的热情 版印刷业的落后 ,至少说明对 “稗官野史”的刊刻仍不为士子 与兴趣。这种现象值得下一番深入研究的功夫。通过 《歧路 文人重视。 灯》的传播接受及其文本描写,有助于扫描透视明清时期中 从 《中州珠玉录》、《中州诗钞》等旧籍的记载可知,《歧 原地区出版业发展的态势。 路灯》从 1777年脱稿到清末民初,主要传播区域在豫西及豫 西南地区,始终没有能够走出中原河南地域。这也值得我们 一 、 《歧路灯》早期传播与接受的启示 深思。显而易见,洋洋数十万言的巨著,仅仅依靠手抄是难 《歧路灯》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秋八月在河南新安脱 以广为传播的。其后,蒋瑞藻 《小说考证》、孙楷第 《中国通 稿后 ,抄本即在豫西一带流传。作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四年 俗小说书目》、孔令境 《中国小说史料》等先后提及此书,《歧 (177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