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4卷 第4期 武 汉 纺 织 大 学 学 报 V0ll-24No.4
2011年 08月 J0URNAL 0F W UHAN TEXTILE UNIVERSITY Aug.2011
论剪纸技艺在织绣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曹 刚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在传承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下,本文试图通过提炼剪纸技艺中的镂空工艺应用在织绣包装设计
上,将一 “硬”一 “软”、一 “刚”一 “柔”进行有机的结合,既保存 中华织绣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能突出非物
质文化遗产剪纸的独特镂空技巧与魅力。对织绣商品的流通、销售有积极推动作用,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非物
质文化遗产艺术风格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镂空;织绣;包装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11)o4—0036—02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相当丰富,其中 有刺绣、织锦、缂丝、抽纱、花边、绒绣、机绣、绣衣、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时代的洗礼和演绎发展,成为 绣鞋、珠绣、地毯、手工编结等。中国养蚕织丝起源很
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中国织绣已深深渗透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桑麻的种植,到商
到历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重大的 代丝织工艺亦有广泛的发展。汉唐时期,家家户户大多
影响,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织绣文化,成为中 种植桑麻,能纺能织也能绣。一般人的衣着多是葛麻织
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品,高级的丝织品除供贵族享用外,还销往朝鲜、印度、
一 、 “非遗”剪纸艺术的镂空技艺 蒙古,远及波斯、罗马。从中国通 向中亚、欧洲的商路,
被誉为 “丝绸之路”,人们称中国为 “丝国”。
剪纸,又称剪画、刻纸,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中,中国织绣已深深渗透到历代
长,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强烈的民俗色彩。
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等片状材料。传统文化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成长,也赋予 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丝绸文化,成为中华民族
了剪纸工艺的丰富内涵。早在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就列 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中国织绣抒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在艺术、技术上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品类之丰富,质地
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 之精 良,图案纹样之精美,工艺织法之精湛,表现了中
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镂空技法作为剪纸工艺中常 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些传统的织造方法就连今天高科
用的技法,劳动群众凭借 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 技的手段都难 以逾越。
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 日趋完善。 三、剪纸技艺与现代织绣包装的结合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民间剪纸的 “x
(一)中国织绣包装设计
透视法”就是镂空技法的效果。剪纸技艺是以传统文化
中国织绣门类众多,分布广泛,织绣包装应具有一
为主线贯穿在整个发展史中,也就形成了门类众多的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