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
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
郭 鹏
内容摘要:庾信入北后文风发生极大改变,初步融合了南北文风。其与北周贵
族赵王宇文招和滕王宇文迪之间的文学交往对于促使其文风改变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共同实践了南北文风的融合,这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学背景中具有深远的意
义,对后世南北文风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起到了表率与策动作用。
关 键 词 :庾信 赵王 滕王 南北融合
北周政权在汉化过程中开始时是按照苏绰文学改革的路线来进行的,但随着南北交往的日
益频繁和深化,苏绰以复兴汉民族固有文化为方向的汉化策略便似显得远略有馀而实践陛不足
了。对此,《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曾论日:周“氏创业,运属陵夷。纂遗文于既丧,聘奇士如弗及。是
以苏亮、苏绰、卢柔、唐瑾、元伟、李昶之徒,咸奋鳞翼,自致青紫。然绰建言务存质朴,遂糠秕魏
晋,宪章虞夏。虽属词有师古之美,矫枉非适时之用,故莫能常行焉。”征陵之役后,南方文人大
批人北,苏绰这种具有复古色彩的文化建设策略虽使这批文人有着心理上的认同,可以在一定
程度抵消他们依附异族政权时产生的芥蒂、隔阂和愧赧,但 “糠秕魏晋”的思想政策却会否定这
些文人习以为常的文学习惯甚至文学素养,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发挥才干以效力于新的民
族融合政权。所以,时代需要一种对北周固有文士和新归附的南方文士来讲都能接受且能裨益
于北周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的文化和文学发展策略。苏绰文学改革本身就反映了全面南朝化的汉
化策略是生长于关陇等北方地区的文人所不愿采用的。而且单向度全面学习南朝文风则意味着
北方文士会在南方文士的涌人中“逊位”于彼。同时 糠“秕魏晋”的 “原教旨主义”式的师古化汉化
策略又会使南方文士隗赧消沉,无以展示才华来效命新朝。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在苏绰
文学改革的基础上就如何吸纳、使用南方文士做出策略l生的调整—_这便是庾信人北时的基本
历史文化状况。而事实上,庾信在北方的存在和文学活动也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和示范
新的文化策略的标的和表率。由此观之,庾信在长安与周室贵族赵王、滕王的文学交往与文学活
动便担当了策动和示范这种融合的历史任务。他们以一流文人和贵戚身份消弭了南北和民族差
异的文学群体,并以高水平的文学创作以及相应的文学思想表现了融合的成果,这在中国文学
史中是最早的且具有代表l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文人进行文学交流并趋于认同和融合的案例。在
他们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庾信改变了自己,赵王、滕王获得了很高的文学教益,共同实践了既不
保守,也不南朝化的折衷式的文学融合路线,从而具有表率I生地开辟了隋唐文学的新时代。
西魏孝恭帝拓跋廓元年(554),梁元帝萧绎的江陵政权覆灭,当时正出使长安的庾信被留,
时年42岁。《周书 庾·信传》云:“(徐)搞子陵及(庾)信,并为(东宫)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
t
— — — — — — —
① 令狐德菜主编:用《书》,第744页,中华书局 1971年版
138
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
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 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师
莫不f 甬……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呵 见在人西魏前,庾信在南方和北方(东魏)
都已极有文铝。其入北后,世“祖(周明帝宇文毓)、高祖(周武帝宇文邕)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
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相埒,自馀文人,莫有
逮者。”钢 位皇帝的赏识,贵族公卿的结交,使庾信之文学才能在北方依然具有极大的施展机会,
加之接触北地风物,并深有家国之思,其文风丕变,便在这种蒙恩与交往的氛围中展开了。
像庾信一样由南入北的文人在当时很多,周《书 ·王褒传》载,江陵之役后 “(王)褒与王
克、刘毂、宗懔、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太祖喜日: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
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⑧除了这些文人以外,人北的还有:颜之仪、萧摄、萧大圆、姚最、柳
虬、明克让、鲍宏、庾季才、姚僧垣等。北来文人加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