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元代“四君子题材”的误解及原透.pdfVIP

论对元代“四君子题材”的误解及原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海 艺 苑 LITERARY GALLERY 历 史 回 廊 论对元代 “四君子题材的误解及原因 袁 曦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4) 摘 要:文章把四君子题材放在文人画发展背景下进行论说,展现 了明清文人画继承发展元代文人画 的清晰脉络,论说了明清以来对元代四君子题材的误解的原因在于元代文人画出现的新气象,旨在揭 示这种误解是文人画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文章末提 出,立足于自己固有的文化体系这是任何参考非 本民族文化体系所不能取得的,转化视角,引人深思。 关键词:四君子题材;士气说;逸气;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65—01 四君子题材在何时出现?人们习惯地认为是在元代。这在 认为元代 “思想益趋解放,笔墨益形简逸”;“用笔传神非但不 一 些前辈美术大家中使用普遍,例如潘天寿 《中国绘画史》说 重形似 ,不尚真实,乃至不讲物理,纯于笔墨上求神趣。”实际 元代花鸟画 “以其画材言,则以四君子为最盛”;郑午昌 《中国 上,元代整个画坛是重形似,重规矩、尚法度 ,即使后期出现水 画学全史》有 “四君子画之盛行及原因”。在现当代一些美术史 墨取代设色也没有背离形似的准则。李仲宾讲画竹:“当一节 中也习惯沿用 “四君子”一词也已成习俗。 一 叶,措意于法度之中,时习不倦,真积力久 ,至于无学 ,自信 但翻阅元代唯一得绘画史著作 《图绘宝鉴》却没有使用 胸中真有成竹 ,而后可以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也。”这是在讲 “四君子题材”。再看元代绘画情况画竹的倒是很多,清代孙岳 摹写 自然 ,讲法度,多练习才成竹在胸 ,才能把能把看见的竹 颁编著的 《佩文斋书画谱》收录元代画家四百二十多人 ,其中 真实地表现出来。仲宾的竹,无论双钩设色还是水墨画法无不 专长画竹或是兼画墨竹的约占三分之一多,士大夫都能画竹。 形似神韵具备。即使提倡 “隶体”画的钱选也没有半点 “写 “的 元代画梅兰见记载的很少,《图绘宝鉴》中记载画梅花大概只 韵味 ;在山水画方面,也没有讲笔墨的独立 ,黄公望 《写山水 占四分之一的比例,画兰花的人也很少,大概 占五分之一的比 诀》和饶 自然的 绘《宗十二忌妒》都是讲山水如何布置才能达 例,画菊花的无一人见记载。元代画史著作中没有 “四君子题 到真实。赵孟频 “石如飞白,木如籀”是讲笔墨为造型服务的, 材画”之说,而且四君子当中,也只有画竹普遍成风而已。人们 而不是笔墨与造型的对立。即使有山水画家倪瓒的名言:“仆 误以为元代四君子题材兴盛,加之元代绘画有水墨代设色的 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也是后人们 新兴迹象,这进一步助长了人们的对四君子题材的错误理解 , 对倪云林这段话断章取义,倪瓒的画并没不求形似,山水是表 认为梅兰竹菊的出现就是便于文人挥写 ,“则 自元以画为遣兴 现太湖一带固有的风貌而已。元代花鸟画兴起以水墨取代设 者外,皆有近乎偷懒取巧之嫌。”“凡文人学士,无论仕与不仕, 色,但与不求形似的水墨写意是有区别 ,与明清水墨大写意风 无不欲借以笔墨以鸣自高。故其从事于图画者,非以遣兴,即 行还有一段距离。 以写愁几寄恨。”“洒然 自放,直习水墨写兰竹等 ,以自娱。 其次,是因为明清文人画新发展,从元代文人画中寻找新 以上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四君子题材真正兴盛以是 的发展元素。元代文人画出现了新景象,例如水墨取代设色 , 在明清。明清时期花鸟、梅兰竹菊画兴盛,不乏杰出人才,如王 提倡以书入画、士气、逸气之说,虽然这些文人画的特点在唐 绂、宋克、陈录、清代有真然、林蓝、海上画派吴昌硕等。“一般 宋以看来已有之,但在元代没有形成气候。与其说元代文人画 士大夫以画梅、兰、竹、菊为 自娱 ,如隆庆时期郑梦祯 、万历时 兴盛,不如说元代是文人画的过渡时期,文人画真正兴盛是在 傅光宅、赵梦白在做官之后都喜欢 点‘染成卉而 自得其乐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