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时代的诅祝仪式与诅辞
董芬芬
内容提要 春秋盛行的诅祝活动,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对诅咒之语的迷信,也与巫蛊之诅有千
丝万缕的联系,当由祝史之类的官方人员组织公开进行时,则成了具有宗教特征的仪式。诅
祝仪式,要给神灵贡献牺牲,公开央求神灵加灾于被诅者,是强迫他人守信的手段。 《左传》
所保存的三篇诅辞都企图对对方进行控制要挟;侯马墨书诅辞的被诅者是 “韩子”而非 “无
恤”,是赵鞅集团借神灵的力量对韩氏实施的拉拢。春秋诅辞使用 “而不……者,有如……”
之类的假设句型,内容包括被诅者、诅约和惩罚三大要素,语言简劲铿锵、质朴透彻,是含
有恶意色彩的宗教性文体。
关键词 口头咒骂 巫蛊之诅 诅祝仪式 诅辞
口头咒骂与巫蛊之诅
春秋时代列国林立,卿大夫专权,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互不相信,于是,在盟、誓盛行的同
时,诅祝仪式也空前兴盛起来。提到诅祝,人们一般想到的是口头咒骂、巫蛊之诅等现象,春秋时代
的诅祝仪式与之不同,但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 口头咒骂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语言具有神秘的力量 ,赞美祝福于人有利,而责骂诅咒让人倒霉。人们 口头
的咒骂,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诅咒,无须进行什么仪式,是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发泄愤怒 、表达憎恨的
一 种方式 ,无师 自通。 《诗 ·巷伯》 的作者受到谗言的伤害,就诅咒说: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 ,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吴。”发出这样强烈的诅咒,心中的仇恨和愤怒也得以
宣泄。
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必然会遭到民众的口头诅咒。夏桀暴虐,当时人民咒他说: “时
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 ·汤誓》)希望夏朝早点完蛋,自己宁愿与之同归于尽。夏桀、商纣的
灭亡,让周朝的统治者看到失去人心的下场, 《尚书 ·无逸》一文中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须
知稼穑艰难、小民疾苦,如果不这样做,则 “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 口诅祝”,老百姓就会 内心怨
恨,就会 口头诅咒,周公借此劝成王善纳人言,力泯隔阂,消除民怨。
民众的诅咒会让统治者轻则疾病,重则亡国,春秋时代这种观念也很普遍。 《左传 ·昭公二十年》
载,齐景公久病未愈,其亲信认为祝史祷祀不力,建议杀掉祝史。晏子说:“民人苦病 ,夫妇皆诅 。祝
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
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齐景公征敛无度,民怨鼎沸,晏子以为祝史最美妙的祝福,也抵不过亿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西北师大2011
年度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计划骨干项目 “《左传》编纂经历与学术地位变迁的研究”(SKQNGG11005)的阶段性成果。
· 13 ·
文学遗产 ·二。一四年第三期
兆民众诅咒的力量。王充 《论衡 ·解除》也有类似的故事,春秋末晋中行寅将亡,归罪于祝官简,说
他祝祷不力,简批评中行寅纵淫奢侈,赋敛太重: “君苟以祀 (祝)为有益于国乎?诅亦将为亡矣。
一 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益乎?祝其何罪?”① 古人 以为遭到万民的诅咒,就
得不到神灵的佑助,失去天意民心,统治者的根基就会动摇。为争取民心,历代开明君主都会施行一
些惠民政策,这也是迷信诅咒的风习在政治上的积极影响。
老百姓之间用 口头诅咒发泄怨恨,古今更是司空见惯 ,通俗文学作品生动地记录着人们互相的咒
骂语,如敦煌变文中 伍《子胥变文》伍子胥诅咒两个外甥说: “我昔逃逝从乞食,捉我欲送楚平王。
今 日雠之,愿汝永为奴仆。”② 《燕子赋 (乙)》中燕子咒雀儿说: “养虾蟆得病,报你定无疑。”③ 《燕
子赋 (甲)》雀儿恐吓燕子: “终遣官人棒脊,流向儋、崖、象、白。”④ 类似这样的詈骂咒誓,在话
本戏曲、章回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之中比比皆是,也依然存活于今El社会人们的口头上。这些民间的
咒语,与夏人诅咒夏桀、 《巷伯》诅咒 “谮人”的情况相似。人们最害怕的事情无非是生病、受刑、
死亡,更甚者为不得好死、家人死绝、九族诛灭、断子绝孙等,所以,民间常常以这些骇人之事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