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⑧ 天串大蓼
中国近代第一所太学
FOUNDEDJ N I 895
2月
2005年1
中文摘要
miltiorrhiza
丹参(Salvia Bunge)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草药之一。近数十年
来随着其新的药理作用的不断发现,对丹参的来源和开发利用又形成了新的研
究热点。如何获得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稳定的丹参资源是丹参作为高品质植
物药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最大障碍。利用毛状根培养技术进行丹参有效
成分的生产是具有潜力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是这些研究
还不全面和深入。因此本文对提高丹参毛状根中有效成分产量的方法和过程策
略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相关的作用机理。
目前在毛状根中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也成为了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
产物产量的有效方法。考虑到诱导的选择性,本文考查了不同种类诱导子对丹
参毛状根中有效成分之一的丹参酮合成的诱导效果,从中筛选出了诱导效果较
好并且制备方便的生物诱导子Yeastextract(YE)和非生物诱导子Ag+。
a:2+
为了深入了解诱导子诱导丹参酮产量提高的作用机理,本文考查了质膜c
内流对诱导效果的作用。与现在一般认为质膜Ca2+内流在诱导子诱导次生代谢产
物产量提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丹参毛状根中
诱导子诱导丹参酮的合成不完全依赖于质膜Ca2+的内流。
对利用毛状根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展而言,开发能够有效提高其次
生代谢产物产量的过程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毛状根自身的半固定特
性,在诱导作用和胞外吸附作用的研究基础上,开发了整合多次诱导、胞外吸
附和半连续操作模式的过程策略。结果表明这一过程策略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丹
参毛状根生产丹参酮的产量,在培养的第60d丹参毛状根的干重达到30.5g/L,
丹参酮的总体积产量达N87。5
mg/L(对照组的15倍),同时树脂对丹参酮的总
回收率为76.5%。并且过程中总丹参酮的生产速率达到1.46
mg/L-d,是批次培养
过程丹参酮生产速率的7.4倍。
为了深入了解过程策略中诱导和胞外吸附技术联合作用的机理,本文建立
了联合作用下丹参酮合成和分布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验结果,
为过程的进一步放大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预测依据。
关键词:丹参毛状根、丹参酮、诱导子、Caz+、胞外吸附、半连续培养
ABSTRACT
Salviamiltiorrhiza Danshenin avaluable
Chinese,is
Bunge(Lemiacae),or
Chineseherb.TherehasbeenrenewedresearchinterestOVerthelastfew in
decades
itsSOUI∞and utilization the ofitsnew
therapeutic followingdiscovery
a8
effects.TheobstacleforDanshena
major
pharmacological high-qualityplant
medicinetoenter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