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年第58卷 第3期 (总第248期)
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2013 Vo1.58 No.3(SerialNo.248)
古文字研究与古典文献阅读
张金霞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 上古文献中存在大量使用文字本义的现象,而有些字的本义如今 已很少使用甚至不用,一般人会感到
陌生,这就会影响古书的阅读。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字例的分析,说明利用地下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如 甲骨文、金文等
探求文字本义,对促进古典文献的阅读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古文字;本义;古典文献阅读
中图分类号: H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973(2013)03—0127-07
研究古典文献,首先必须读懂古书。如果对 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
古书中字词的意义理解错了,那所谓的研究也就 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于是乎佯僵
无从谈起,甚至会差之毫厘,谬 以千里。例如, 而弃酒。主父大怒,笞之五十。故妾一僵而覆酒,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府 上存主父,下存主母。”司马贞索隐:“僵,仆也。”这
已显露出衰败之象时,日:“古人有云:百‘足之 里的 “僵”显然也是倒下的意思,而不能以僵硬解
虫,死而不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是说贾 释之。那个小妾假装跌倒而故意弄洒了毒酒,从而
府虽然已经开始衰败,但表面上仍然还能维持着 既保住了主父的性命,又保住了主母的颜面。又,
繁荣的假象,即 “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 《汉书 ·眭弘传》:“僵柳复起。”颜师古注 日:“僵,
尽上来了”。此语出自三国魏曹同的 《六代论》: 偃也,偃卧于地。”“僵柳复起”是说倒下的柳树又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僵”是倒下 自己竖立起来了,这是一件很神异的事情。
的意思。百足之虫,是指蜈蚣一类的动物,因为腿 又如,“文不加点”这一成语是形容人文思敏
特别多,所以即使死了,有很多腿支撑着仍然不会 捷,写作技巧成熟,所以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
倒下,并不是说身体没有变僵硬。而 《汉语大词 《后汉书 ·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
典》在 “僵”这个词的 “僵硬,不活动”的义项下,却 采甚丽。”其中的 “点”,繁体作 “黠”,是涂改的意
举了三国魏曹同的 《六代论》中的这句例证。这 思,不能理解为现在的 “标点符号”。古人写文章
是在用今义去解古义,是错误的。如果用 “僵”今 是不加标点的,现在的标点符号是五四运动前后
天的常用义 “僵硬”去解释 《红楼梦》中的用法,就 从西方输入的。 《说文 ·黑部》:“黠,小黑也。”指
无法阐释出 《红楼梦》一书所蕴含的寓意和主旨。 涂改的小黑点。 《尔雅 ·释器》:“灭谓之点。”晋
其实,“僵”作 “倒下”讲,古书中的用例是很多的。 郭璞注:“以笔灭字为点。”宋邢爵疏:“今犹然。”
例如,《史记 ·苏秦列传》说到有人在燕王面前诋 “以笔灭字为点”,就是说 “点”是写错了字用笔涂
毁苏秦,苏秦为了挽回燕王对 自己的信任,给燕王 改的意思。据邢呙的疏,我们知道,直到宋代,
讲了一个故事,其中一段 日:“臣闻客有远为吏而 “点”仍然是涂改的意思。
其妻私于人者。其夫将来,其私者忧之,妻 日: “苟富贵,无相忘”一语出自《史记 ·陈涉世
无‘忧,吾已作药酒待之矣’。居三 日,其夫果至, 家》。原文 日:“陈涉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0后”大学生经典阅读状况及对策.pdf
- “把中国的还给中国”——“隔与不隔”与“赋、比、兴”的一种对位阅读.pdf
- “大阅读”活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pdf
- “关联时代”的数字化阅读.pdf
- “话语分析”阅读模式评价.pdf
- “内陆砸洲”视野下的大边疆:拉铁摩尔的实践路径——基于一些相关作品的阅读.pdf
- “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获奖图书大学校园阅读推广方略.pdf
- “西方”和“东方”的原初情感型构——评邓正来和刘小枫、甘阳“阅读西方”的不同论说.pdf
- “现实主义的匮乏”:甲午前夕中国读书人的阅读生活.pdf
- “阅读,从馆员开始”——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馆员书评与全民阅读推广”分会场综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