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docVIP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   摘要:闻一多曾在通讯中骂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只诲淫而无诗。他的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如胡梦华认为轻薄并有向恶倾向,是不道德的文学。但周作人等则为《蕙的风》辩护,认为做得就说得,并暗指胡梦华是伪君子。鲁迅更给胡梦华扣上锻炼周纳的罪名。如果认为周作人等为《蕙的风》辩护错位,那么我们必须肯定闻一多批评的价值。因为周作人除夹杂人身攻击外,更多是围绕道德标准的文化取向角度纠缠,实际是偏离了文学本身。而闻一多既从道德标准,更从诗之本身即艺术审美价值角度立论,这就抓住了关键。因为诗亦属系统工程,是更为复杂的金银盾,即不仅需要内容精纯,还需要艺术精湛,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失。   关键词:闻一多;汪静之;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8-0082-05   1922年12月26日。远在大洋彼岸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收到尚在清华求学的梁实秋所寄国内新出版的各种诗集和杂志后,在讨论他之《红烛》出版和国内诗坛状况等诸多内容的复信中,认为汪静之的“《蕙的风》只可以挂在‘一师校第二厕所’底墙上给没带草纸的人救急”。闻一多果断地说,“实秋!便是我也要骂他诲淫”。闻一多接着说,“与其作有情感的这样的诗,不如作没情感的《未来之花园》”(按:《未来之花园》是徐玉诺诗集《将来之花园》之误)。闻一多还解释说,“但我并不是骂他诲淫,我骂他只诲淫而元诗。淫不是不可诲的,淫不是必待诲而后有的。作诗是作诗,没有诗而只有淫,自然是批评家所不许的”。在汪静之165首的《蕙的风》中,闻一多只肯定其中2首诗作。他说:“全集中除你已加圈的《谢绝》外,我还要加一个圈在《尽是》上。”大概闻一多因其飘零海外感同身受的原因,他在信中还抄录该诗两行,即“尽是失路的鸦儿,/彷徨于灰色的黄昏”。虽然如此,但他好像并不特别欣赏该诗,因为接着的评价仅是“颇有意致,薄有意致”。   《蕙的风》大多是汪静之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写给四位恋人即符竹因、曹诚英、傅慧贞和丁德贞的诗集。其中最多者,是写给最后成为他妻子符竹因的情诗。该诗集虽然由当时文化名人胡适写序,并由周作人题写书名,但闻一多并不认同其价值。就在复信梁实秋三个月之后的1923年3月25日,他给其弟闻家驷信中又说,汪静之“《蕙的风》实秋曾寄我一本。这本诗不是诗。描写恋爱是合法的,只看艺术手腕如何”,“有了实秋的艺术,才有《创造》第四期中载的那样令人沉醉的情诗。汪静之本不配作诗,他偏要妄动手,所以弄出那样粗劣的玩艺儿来”。   我们承认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内容和诗艺定位有刻薄或极端之嫌,但他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梁实秋自不必说,因为无论艺术观抑或行为准则,当时的他们都极为一致。和闻一多相同理念者,还有当时在东南大学求学的胡梦华。就在闻一多给梁实秋写信前的10月24日。胡梦华的批评文章《读了汪静之君(蕙的风)以后》,已经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该文认为《蕙的风》可分为“轻薄的,纤巧的,性灵的”三类。他说“大概言两性之爱的都流为堕落轻薄,言自然之美的皆失于纤巧”。当然,胡梦华并未否认“二者之中亦有隆灵之作”。根据汪静之诗怍的实际隋况,胡梦华“看出《蕙的风》是作者一部情场痛史,是作者情恋哀痛的呼声”,但“哀痛过甚,言情之处,遂不免过于偏激,而流为轻薄”。胡梦华首先声明,他“不是戴着理学家的眼镜,提倡‘文以载道’的训诲文学”。他认为“文人多情,诗人尤称善恋,是不能阻抑他做情恋的诗的。但《国风》好色而不淫,《古诗十九首》与《玉台新咏》中言情之诗,大都辞悲语厚,情深词秀”等等,但“可惜《蕙的风》歌咏爱情之处,却流于轻薄”,而其“使命,遂不免令人有向恶的倾向”。因此,胡梦华综合柏拉图“诗应当诅咒的,诗人应当歌颂高雅的思想和事迹”;亚里斯多德“诗应当供应一种高雅的愉乐”;锡德尼“诗之目的乃快乐之传播,故所谓诗实甜蜜之语言”;伊莱陀逊司“诗之目的非训诲,非颂扬,乃愉快,乃悦乐”等内容,认为《蕙的风》“满纸的‘爱’呀,‘恋’呀,‘伊’呀,‘接吻’呀,‘我俩’呀,‘意中人’呀,总算不得歌咏‘爱情’的诗”,不仅“是作者自己献丑”,而且更“使读者也丑死”。胡梦华还根据“从前有人评曼殊大师的《焚剑记》是肉欲的冲动,兽性的表现”内容,认为“《蕙的风》更不消说”,暗示其是“不道德”的文学。   其实,闻一多认为《蕙的风》“诲淫”和胡梦华认为其“不道德”,并不仅限胡梦华所列举的以上诗句,如《潮》之“潮,腾,翻腾,腾起,/爬,爬,爬上,上进,/滚滚,涌涌,喷,/跳,跳,跳,跳舞,/起劲,起,起劲”等,就不能不让读者,特别是成年读者从其表象的象征中,联想到做爱的肆虐疯狂。正因如此,胡梦华认为《蕙的风》有不道德的嫌疑。是有一定根据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