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医学
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形神合一”、“情志与内脏相关”等理论,认为精神愉快,生活和
谐,心理安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素问·阴阿{离合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可
见中医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自然环境的好坏与气候的变化,必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作
用。《灵枢·本神篇》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强调入的起居作息必须顺应四时
的自然变化,起卧有时,劳逸适度,衣着得体,以保证健康。中医理论认为,调整饮食规律,注意
饮食宣忌,合理摄取食物,可以增进健康,延年益寿。pJ
广西永福的福寿养生文化既有中国福寿养生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永福长寿现象的产
生和形成,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利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永福县的福寿养生
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它体现的是一种与自然为友、与人为善的精神境界。为弘扬福寿养
生文化,放大长寿现象,自2006年至今,永福县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桂林·永福福寿节”,使当
地的福寿养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我们认为,探讨广西永福县的福寿养生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
学术价值,还有重人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1】黄南津,黄流琪.永福石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2】黄南津,刘家毅,邱明波.广西百寿圈考释【J】.学术论坛,2008,31(5.:173-176
【3】刘占文.中医养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9,180,212,435
【4】张廷兴,粱熙成.永福福寿文化志【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2
《针灸精粹》提要
陈晓林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关键词针灸精粹;提要;中医;针灸
《针灸精粹》由民国时期广西藤县人李文宪编著,本书由中华书局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1937
年8月)出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即原广西省立桂林图二哆馆。
李文宪,生卒年不详,正文“针灸精粹”F自题“广西藤县李文宪编著”。李氏。志切国医,好
学苦思,笃学不倦,尤嗜针灸。”【I】曾跟从广_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教导主任陆钧衡游学十余年。
“历游江浙港澳等地,从学针灸之术”【21,成为专职针灸中医师。后运用所学之术在广西梧州救济
许多危急之众,屡起沉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因学习过一定的医药知识,并经考试测定合格,
进入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别科班学(学制一年)学习.再度研究探讨汤药之术。民国二十四
年(1935年)夏季如期毕业。从此“其学益纯”p】,同年供职于广西省立南弓‘区医药研究所,聘为
针灸讲席(教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就职于广西容县国医讲习所,聘为针灸科教席(教员)。
李氏潜心医学多年.精通针灸之术。拯救苍生,更将学习心得和临证治验,编成教学讲义,加以删
订,编辑成书,名日《针灸精粹》,以惠后学。
‘针灸精粹》全一册。凡十四章五万余言。他序四篇,自序一篇,凡例一篇。扉页有当时军界
政界医学界等社会名流题写的二伟名和题词。夏威题写书名“针灸精粹”,马君武题“发扬国粹”,盘
洙祁题“活人要术”,黄柳曾题“学术重光”。之后有人体经络穴位I鳘I六幅。广两省立梧州区医药研
究所所长廖寿銮、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教导主任陆钧衡、广西省立南‘j。区医药研究所所长刘
惠宁、广.西容县国医讲习所所长刘克复四人为此书作序。
全书止文分经穴图、源流,针灸治病论,人神天忌论,实施方法,禁针禁灸篇,制普通针法,
242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煮针法,治折针方法,穴性括要,配穴精义,证治,十二经脉起_I卜穴名及各经之主病,奇经八脉穴
名,十五络穴共十四章。
第一章“穴图、源流”。首先将六幅人体经络穴位幽置丁.篇首,赫然醒目,彰显针灸特色。分别
是第一图颜面颈部合计七十四穴,第二幽胸部腹部合计七十二穴,第三图侧胸部侧腹部合计八穴合
计八穴,第四图背部腰部肩胛部臀部合计六十三穴,第五图上肢六十穴,第六图下肢七十九穴。接
着论述针灸学源流沿革以及针灸治疗现状。第二章“针灸治病论”和第三章“人神天忌论”,阐释针
法灸法治病原理及其优势,并与西医治法进行比较,指出人神天忌之说不完全可信。第四章。实施
方法”,讲述针刺治疗具体的实施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