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园诗社考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蕉园诗社考论 吴 晶 提要:清初杭州的闺秀诗社蕉园诗社是清代及古代史上首个真正意义的女性诗社,具有超 出地域和时代的影响。但以往对它的记载多较简略琐碎,且多错讹、自相矛盾,影响了对其真切 面貌及确切地位的认识。本文以诗社较早较可靠的记载为基础,结合诗社成员的生平、作品,就 诗社的成立和存续时间,成员人数和核心成员组成,蕉园七子、五子和诗社前后两期关系等方 面,对一些先入为主的不确说法进行了辨析考订,勾勒诗社大貌和成员面目,并由此确定诗社的 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 蕉园诗社 蕉园之订 蕉园七子 蕉园五子 吴晶,女,1970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杭州310025) 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杭州的闺阁名媛诗胜事。其后分道扬镳,各传衣钵。”②梁乙真认为诗社 社蕉园诗社(也称蕉园吟社)曾享誉一时。颇有影响,在 有前后两期:五子之社和七子之社。五子之社是顾之 文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如道光年间出版的《国朝闺 琼发起,有《蕉园诗社启》,成员有徐灿、柴静仪、朱柔 秀正始集》卷四林以宁小传即曾提及诗社缘起:“亚清 则、顾的儿媳林以宁和女儿钱凤纶。后林以宁重倡七 (林以宁)……与同里顾启姬姒、柴季娴静仪、冯又令 子之社,成员有顾姒、柴静仪、冯娴、钱凤纶、张吴、 娴、钱云仪凤纶、张槎云吴、毛安芳娓倡‘蕉园七子之 毛娓。 社’,艺林传为美谈。”① 梁说出现较晚,综合前人多种记载描述了诗社始 梁乙真在1932年出版的《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一 末,惜多有错漏。但因明清女性史料向来较匮乏,蕉园 书中则对诗社发展史作了这样的归纳:“先是,钱塘有 诸子作品又多散佚或难得一见,使得对诗社的研究难 顾之琼玉蕊者(有《亦政堂集》),工诗文骈体,有声大江 以深入,仍多承袭梁的旧说。有突破的是胡小林《清代 南北,尝招诸女作蕉园诗社,有《蕉园诗社启》。时所谓 初年的蕉园诗社》一文:“蕉园诗社始创于康熙四年 蕉园五子者,即徐灿、柴静仪、朱柔则、林以宁及玉蕊之 (1665),由顾玉蕊发其端绪,组织诸闺秀所创立,并作 女钱云仪也,而徐湘蓣为之长。其后林以宁又与同里 《蕉园诗社启》。首事者以‘蕉园七子’著称。即顾姒、柴 顾姒、柴静仪、冯娴、钱云仪、张昊、毛娓倡蕉园七子之 静仪、林以宁、钱凤纶、冯娴、张吴、毛娓七位女子,后期 社。而林为之长。分题角韵,接席联吟,极一时艺林之 则有徐灿、林以宁、朱柔则、柴静仪、钱风纶五人以其卓 ①[清]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道光红香馆刊本。 ⑦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85页。 一66— 万方数据 蕉园诗社考论 荦的才华号称‘蕉园五子’,至徐灿逝世时(1698年以 首先。林以宁诗集《墨庄诗钞》有柴静仪悼诗《哭柴 后)。诗社依然文脉不断。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则分 季娴》四首,冯娴为作诗序说:“蕉园之订,防自丙辰。 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代表人物。”①指出蕉园七子在 气谊相投,有如一日。虽一岁中会面无几,而精神结聚 前和诗社成员不止七子、五子。胡文广引史料,较清晰 无间同堂,以为陈、雷莫过也。”③《哭柴季娴》四首之一 勾勒了诗社大貌,惜因篇幅限制等原因。行文较简,一 也说“订交十六载,情好无与伦。西湖花月佳,燕游及 些论断未见推论过程和所据出处。诗社成员、核心成 良辰。有时同砚席,无词和阳春。逾时不相见,梦魂亦 员组成,诗社成立时间等方面。都还有值得商榷处。 逡巡”。可知“蕉园之订”即蕉园诸子订交结社始于康 因而,以诗社较早较可靠的记载为基础,结合诗社 熙十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