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平山堂历史兴废考述.pdf
2014年 5月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May. 2014
第 18卷第3期 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 Vo1.18No.3
扬 州 平 山 堂 历 史 兴 废 考 述
程 宇 静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摘 要 :平 山堂是扬州重要 的文化遗迹之一,是蜀 冈上一个标志性的文化景观 。它始建于北宋庆历八
年 (1048),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建。平山堂在宋代至少被重建五次,以其宏敞壮丽被赞誉为 “淮东第一
观”。元明衰落,被改作司徒庙。清代是平山堂的兴盛期,至少被重建四次。康、乾两代帝王南巡都莅临于
此 ,使平 山堂臻于鼎盛 。
关键词:扬州;平山堂;历史兴废;欧阳修
中图分类号:0O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4)03—011l—O6
平山堂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中心西北约四五公 南诸山,一 目千里。……拾公之遗,以继盛美
里的蜀冈上,大明寺西侧,是扬州重要的文化遗迹之 尔。”关于其命名,应是取堂与山相平之意。苏
一 ,是蜀冈上一个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它始建于北 辙 《平山堂》句云: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
宋庆历八年(1048),由北宋 “一代文宗”欧阳修兴建。 里对凭栏。”南宋郑兴裔 《平山堂记》: “负高眺
此后迄今近千年间,平山堂屡废屡建,为扬州历代登 远,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与堂平,故名。”清
临之胜。此前已有学者就平山堂对于扬州的意义作 光绪二年 (1876)林肇元所题匾额 “远山来与此
过阐发,崔铭认为,平山堂将疏离红尘闹市,亲近山 堂平”诠释得更为传神。堂与山相平的视觉效果
水 自然的清静、清淡、清雅的精神形态与生活趣味带 是由于平 山堂所处的蜀冈海拔高度在扬州相对较
到了扬州,客观上倡导了中国传统的雅士文化,提升 高,且周边又较平旷造成的,以下历史地理信息
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罗凯在瘦西湖的历史断代 可以证明。(雍正) 《扬州府志》:扬“州山以蜀冈
研究中认识到,平山堂是瘦西湖发展史上的一个标 为首。”[1赵之壁 《平山堂图志》序日: “平山堂
志性文化景观,而 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扬州园林 踞蜀冈巅。”[2]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蜀 冈:
的肇始,为后来瘦西湖景观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 城之东、南、北皆平地,沟浍交贯。”[3]与堂相平
用。①而本文拟从历史视角,以文史互证的方法对平 的 “江南诸山”主要指的是真州 (今江苏仪征)、
山堂的历史兴废轨迹作详细的专题考述,以期能深 润州 (今江苏镇江)、金陵 (今江苏南京)域 内
化对平山堂文化遗产的历史认同感。 较高的山峦 。
平 山堂的主要功能是宴饮宾客。梅尧臣 《大
一 、 宋代 :淮东第一观
明寺平 山堂》云 “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
欧阳修始建平山堂的信息见于其皇格元年 叶梦得 《避暑录话》又载欧阳修尝在此与宾僚宴
(1049) 《与韩忠献书》:“独平 山堂占胜蜀冈,江 饮,摘花行酒。宾僚包括僚友和四方宾客。当时
收稿 日期:2013—05—06
作者简介:程宇静 (1978一),女,河北石家庄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宋代文学研究。
①参见崔铭 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平山堂之于扬州的意义》,载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