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2012年 1月第 1期总43卷第349期 中医药调理脾胃 “治未病” ★ 程慧洁 蔡夏琴 余坚 刘化铲 (浙江省文成县中医院 文成3253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药调理脾 胃在 “治未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优势,探寻运用中医药调理 “治未病”的方式。方法:用中药对中 医内科门诊的不同证型相关人群以不同方式进行调理,观察疗效,分析病机,总结方法。结果:运用中医药调理脾 胃“治未病” 取得 良好效果。结论:中医药调理脾 胃“治未病”具有成本低、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椎广 关键词:中医药;调理;脾 胃;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中医药调理是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运用望闻 1 资料 问切、手法探查等手段诊查机体,结果经中医师的辨 笔者对2010年 9月 一2011年9月期间本院中 证分析、总结,把握机体的健康状况,根据药性理论, 医科门诊 1023例 “治未病”案例进行临床观察分 选择运用合适的中药、方剂、方法,对健康隐患进行 析 ,归纳如下。 调理,提出针对性的养生防病方案。 “治未病”包含 1.1 脾虚致心脾两虚证 素体脾气虚弱,忧思过 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 度,思虑伤脾,而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脾不统 治其未发”,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 血,导致血液妄行,引起血虚心无所主,心脾两虚。 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 症见体倦气短乏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面色无华, 演变 ;三是预防 “病后病 ”,疾病痊愈后,注意调护, 大便溏薄等。治以健脾益气、养心。主方归脾汤加 防复发。 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淮山药、薏苡仁,佐 以酸 脾 胃与心肝肺 肾四脏密切相关。脾 胃健则四脏 枣仁、远志、黄芪、当归等。治愈本院中医门诊患者 安,脾 胃虚则病及四脏。金代医家李东垣认为:“脾 103例,好转 57例,未见明显好转23例,有效率达 借 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 87% 。 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 1.2 脾虚致肺气虚、阴虚证 肺主升发、肃降,通调 也。”ll故有脾 胃伤则百病由生之论。 痧 驴 痧 、E{ 夹有少量泡沫,无尿频尿急尿痛。舌淡红、边有齿 薄,脾虚 日久,气血乏源,心失所养,出现失眠寐差。 痕、苔薄白,脉细。查尿常规示蛋白++,隐血 +,血 本方以参苓 白术散加减为主健脾利湿,加黄芪、酸枣 常规及肾功能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诊 仁、远志、红枣等益气养血安神,故患者症状好转。 断:尿浊(脾虚湿盛)。治疗 以健脾利湿为主,以参 5 讨论 苓 白术散加减:党参20g、炒 白术 10g、茯苓 15g、猪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病症之一,其临 苓 15g、陈皮5g、炙甘草3 熟薏苡仁 15g、枳壳 10 床表现复杂,病程绵长,病机复杂,复发率高。一般 g、砂仁3g(后下)、淮山药30g、白扁豆 15g、酸枣仁 有腰痛、乏力 、水肿等症状,属中医学腰痛、虚劳、尿 12g、远志 10g、黄芪 3Og、红枣 10g。水煎服,日1 血、尿浊、精气下泄、水肿等范畴。其病因为素体禀 剂。服药 28剂后患者 自觉乏力较前好转,食欲及睡 赋不足,复因外邪侵袭、情志不调、起居不慎而致。 眠好转,大便渐成形,颜面部已无浮肿 ,双下肢轻度 中医辩证本病年轻体壮者发病初期主证多见湿热 浮肿。二诊仍以原方继服4周,复查尿常规示蛋 白 证 ,年老体虚者发病 中后期主证多以气虚为主兼脾 (+),上述不适症状均较前好转。后患者继续服用 虚津液失固摄,治疗 以健脾利湿为主,中医以辨证论 本方加减以巩固疗效。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