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5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2011年6月第6期总42卷第34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5例 ★ 马普伟 陈金泉 杜刚毅 郑少康 林锡芬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中山528401)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 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水煎服,配合静滴 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日1次。西医以补液支持治疗、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结果:2周 内治愈率82.2%(37/45),好转率 17.8%(8/45),总有效率 100%,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缺血性结肠炎是结肠供血不足而导致结肠粘膜 诊24—48小时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依据典型的镜 坏死和溃疡形成的一种缺血性肠病,是临床急症之 下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除外溃疡性结肠炎、结 一 ,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病缺乏特异性的 肠癌等。 临床表现,早期不易确诊,严重者病情发展迅速,可 2 方法 出现肠坏死、穿孔、休克等,甚至导致死亡。笔者 自 2.1 中医治疗 予膈下逐淤汤加减 (当归 10g、赤 2006—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结 芍 l0g、桃仁 lOg、红花 5g、五灵脂 l0g、香附10g、 肠炎4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玄胡20g、川芎 l0g、台乌 10g、枳壳 10g、甘草 5 1 临床资料 g)。便血较多者加三七末 (冲服)3g,兼有湿热者加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 黄芩 10g、黄连5g;伴有脾 胃虚弱者,加 白术 15g、 12例,女33例;年龄38—81岁,平均61岁;发病时 炙黄芪30g;肠腔狭窄者加牡蛎30g。每 日l剂,水 间4小 时 一2个月,其 中7天 以内者 39例,占 煎分2次温服。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O 86.7%。45例患者中狭窄型5例,一过型40例,无 mL,每 日1次,7天为一疗程。 坏疽型。 2.2 西医治疗 补液,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适当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组织 制饮食 ,抗生素使用氨基甙类或头孢类治疗 3—5 病理学检查…。以腹痛、便血、腹泻为主要症状,腹 天。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予 痛多为左下腹 、左侧腹或脐周腹痛;便血为暗红色或 积极治疗。 鲜红色血便夹有血块,或伴粘液血便。患者均在就 3 结果 5 讨论 安,即 “先兆流产”的发生。根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云:“孕妇气血充 治疗,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亏虚证 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 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屡次发病者更为多见。因而我 不成实,或因暴怒伤肝,房劳伤’肾,则胎气不固,易致 们在临床治疗中,根据辨证施治,采取健脾益肾,双 不安。”《诸病源候论》又云:“漏胎者……冲任气虚, 补气血,固摄冲任等治则,拟用健脾固肾安胎汤治 则胞内泄漏。”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 之。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炙甘草健脾益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中气而统血。精能 气;白芍、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杜仲、菟丝子、续断、 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滋生,气血充盈,冲 桑寄生补益肾精、固肾安胎;艾叶炭、黑荆芥穗、阿胶 任得固,则胎气安固,正如李梃 《医学入门》所云: 暖宫养血止血。诸药相配,共奏健脾固肾,气血双 “气血充实,则可保十月分娩。”这是正常生理之象。 补,固摄冲任之功,从而胎元得固,胞胎 自安,其病 自 如若禀赋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