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的国家责任.pdfVIP

论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的国家责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的国家责任.pdf

【法学论丛】 ·总第503期· 论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的国家责任 口王文娟1 张世青2 (1.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020) (2.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250022) 摘要: “失独”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社会疏离感和养老危机,并导致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发 生萎缩。适当生活水准权作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体现着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与保护,意在实现社 会的公平和正义。国家保障失独家庭的适当生活水准权,是宪法和相关法律的内在要求,是履 行国家的政治承诺,也是对制度风险的积极回应。从失独家庭的普遍需要出发,国家可以通过 提高扶助水平、加强医疗卫生投入和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从而保障失独家庭的适当生活 水准。 关键词: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权;国家责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5)07—0068—06 自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催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而又因各种社会风险的加 剧,也导致众多家庭成为失独家庭,即独生子女出现死亡,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并且不再抱 年4月2113,200多名失独父母代表聚集北京,要求国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国家卫计委认 为给予国家补偿没有法律依据而予以否决。霎时间,失独家庭的后续保障问题又成为政府及 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 针对失独家庭的后续保障问题,国家已通过制定扶助制度,对失独家庭给予资金和就业 等方面的救助。学界建议:依据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提出构建失独家庭的保障政策;… 借助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建立失独家庭的养老服务体系;[21做好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服 务;[3)加强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并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失独家庭的生活帮 扶。[5]根据当前政府对失独家庭救助的现状,以及学界的建议,笔者以为应当从法理上论 证国家应当承担失独保障的主要责任,并确保失独家庭生活质量达到适当水准。因为只有确 立了国家责任,各级政府才能履行相应的职责,防止失独家庭陷人无法可依的利益诉求境 地;只有确定了保障水平,才能做到扶助有标准。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那些无法生育和 不再收养孩子的失独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论证国家保障失独家庭适当生活水准的合意性 及其实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民生视野下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法律保障” (11CFX031)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4—08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3一)。女,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张世青(198l一)。男。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保障。 豳2015第7期一-…………………姻参 万方数据 ·总第503期· 【法学论丛】 一、“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 众所周知,家庭具有生育和抚养功能、教育和社会化功能、赡养功能、经济功能、情感 交流功能等。失独后的家庭在上述功能方面均是缺失的,家庭功能的丧失将会给失独父母带 来心理、情感和生活上的危机。 其一, “失独”给家庭带来严重社会疏离感。从心理学上讲,社会疏离是指社会个体因 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从而形成一种消极、否定的人生态度,以至个体产生一种主动与他 人或社会疏远和隔离的心理或行为。当独生子女出现亡故后,遂造成了家庭结构残缺,这种 残缺给失独父母带来的是沉重的精神负担,甚至绝望心理,使其远离他人尤其是熟悉的群 体。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疏导,他们极可能陷入到悲痛境地无法自拔。据华中师范大学陈雯 对湖北省307个失独家庭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6.9%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轻度抑 郁症占总人数的45.4%,中度抑郁症占29.3%,严重抑郁症患者占2.2%,属于正常心理状态的 人群仅占11.4%,除此之外还有11.7%的受访者拒绝填答。失独家庭的社会交往情况也不容乐 观。 “死亡独生子女家庭中有63.3%的人表示‘不愿意出门’,有50.2%的人表示‘不愿意与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