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与绿林武侠文化的演变与思考.pdfVIP

墨家思想与绿林武侠文化的演变与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家思想与绿林武侠文化的演变与思考.pdf

第4 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4 2015 年7 月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ly.2015 doi :10.3969/j.issn. 1007-5674.2015.04.005 墨家思想与绿林武侠文化的演变与思考 宁稼雨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 墨家学派消失后,学说体系基本淹灭,其内在精神却渗透并流传于后世绿林行为中,对历代侠匪 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成为下层民众希望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主要观念与行为渠道。在绿林豪杰不复存在的今 天,关注绿林武侠意识的再现及其引发绿林武侠行为的可能,是当前为政者需要深思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墨家;绿林;武侠;演变;思考 [中图分类号] B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5)04-0023-04 通常,中国文化被划分成雅俗两部分,但若用 观点,他指出,儒、道、墨三者的并立存在与相互补 儒、墨二家学说来解答两种文化之对立并存,大概 充,为中国社会心理与文化思想搭建出基础结 很多人会疑窦丛生,或者坚决反对。问题矛盾的 构。笔者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因其点出了中国文 主导方面往往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甚至于极 化之源的基本框架,可谓真知灼见。 端情况下,我们会顺着此种思路,用对矛盾主要方 一 面的见解掩盖并替代对次要方面的见解。学界习 早在战国时期,以墨家为代表的武士集团广 惯以儒道互补解释中国文化,这样做的效果确实 泛存在。武士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阶层,具有人 能够事半功倍。然而,认真思考后即可发现,儒道 身自由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对于个人生命与声 二者并列互补在解释问题方面并不具有包罗万象 名信义的关系,这个人群倾向以“舍生取义”的态 的作用,它主要针对的是体现贵族及正统文人思 度来看待。终其一生,他们都在积极准备,为能证 想情趣的雅文化,不可否认,它渗透、影响着俗文 实“义”之存在的一切惊天伟业贡献生命。或许, 化,但如果像解释雅文化一样用这种观念来解释 这使我们联想到宗教徒的信仰冲动,但武士企慕 俗文化,恐怕如隔靴搔痒,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如 并追寻的是纯粹高尚的道德目标,以及生发于现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梁山泊“替天行道”的起义 实社会又体现出超越色彩的永恒价值,而不是远 精神可能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但更大程度上儒 在天国的神主或者人生彼岸的快乐。司马迁曾在 家学说对它的解释却不够明确。只有墨家思想能 《史记》中载入聂政、荆轲等人的事迹,赞曰:“自曹 够对绿林聚义文化的渊源与演变做出相对全面的 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 解释。 [1] 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种精神, 英国人郝伯脱·乔治·韦尔斯《人类的命运》中 是后代侠士及绿林好汉展开行动的重要内驱力之 的一个结论被闻一多先生深深认同,并引用在《关 一。 于儒·道·匪》一文中:“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 绿林和土匪实为同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 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根据这个 称谓。“绿林”本为湖北当阳县的一座山,公元1世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宁稼雨(1954—),男,辽宁大连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古代文言小说与文化。 -2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年 第4 期 纪初,一些造反者占此山为王,从此世人便以之为 成为士人言行的准则,其理论学说本身也不断得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