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与重建
[摘要]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也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中适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自信心。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应在注重民族文化的精髓、力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下加紧重建。重建的基本策略是丰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增加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 缺失 重建
[作者简介]平博杰(1975- ),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内蒙古 集宁 012000)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40-02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史,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涵盖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也汲取了历代圣贤研究探索的辉煌成果,涉猎了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缺失与重建问题,对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大学生的民族感情与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归纳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缺失现象较为普遍。
(一)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位
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位,导致我们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甚至英语专业毕业后,都不能知道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文中如何翻译。“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一个中国人与西方人大谈西方文化既没有优势,也不会令对方感兴趣。”①
“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学习外语(英语)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英语俨然成为中国人通往世界的 ‘通行证’,而我们的母语文化教育备受冷落,正日益萎缩萧条。”②“纵观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绝大部分是出自于英美作家并与英美文化有关的语言材料,而有关中国题材(特别是文化题材)的文章并不多见。”③ “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④
(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成了普遍现象。由于长期接触西方材料,不少学生谈起西方文化时尚不陌生,可是当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时,往往不能用英语正确表达。“有人在美国学术访问期间发现,当美国百姓就中国国内发生的各种事件请中国留学生谈论看法时,不少人说不出个所以然。”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反映中国文化的语言材料寥寥无几,几近“真空”状态。文化教学对目的文化的偏重本无可厚非,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熟悉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⑥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并没有体现在教科书中,课程的设置也不足以达到了解更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程度。课本中关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内容要么只是简略提及,要么根本不提。“作为教育者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价值观念的缺位。”⑦比如,民族院校选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内容是否对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学生都同样适用,这一点有待商榷。
笔者查阅了相关大学英语教材,如翟象俊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郑树棠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李荫华等主编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教材均未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他教材,如余渭深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Book IV Unit2 Culture Dialogue One “Inviting a Friend to Celebrat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简单提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应惠兰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Book II Unit7 Culture Part One “Comparing Chinese and American Body Language”以及Part Two “Bridging Cultural Gaps Grace fully”对中美文化中某些方面进行简单地比对;翟象俊、郑树棠、张增建主编的《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IV Unit9 Text A The West’s Debt to China中提及中国的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