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因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等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毕业生、高校和社会三个层次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毕业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受宏观社会环境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日趋增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等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意志消沉、沮丧、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出现自杀等偏激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有的放矢的进行预防和疏导,从而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既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一项不可懈怠的重要工作。
一、高校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竞争环境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今的大学生早已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加之社会各行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就业岗位的增幅远远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幅,通常出现一个岗位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共同竞争的现象。另外,大多就业岗位都优先考虑有相关工作经验者,这就给刚走出校园、缺少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增加了就业难度。高校毕业生为了谋求一份理想工作,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资格考试,四处投放简历,穿梭于各大招聘现场,求职过程辛苦,且不少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失败,这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毕业生心理状态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情绪、情感等心理表现也处在起伏动荡的变化当中。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及家人的过度呵护汇总成长,缺乏生活上的磨练,心理不成熟,承受及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弱,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适应,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往往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在遇到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及情感问题时,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意志消沉,垂头丧气,甚至陷入失望、苦闷和悲观的情绪中。
(三)人际交往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交往出现了交际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独立生活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不懂得与他人交往的原则与技巧,有的同学甚至有自闭倾向,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在集体环境中成长的经验,导致学生缺乏集体归属感与团队合作精神,因找不到知心朋友倾诉烦恼而产生寂寞孤独感,从而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少高校毕业生因现实中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并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整日沉溺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
二、解决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与毕业生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 应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正视现实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认清形势,更新择业观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跳出攀比、爱慕虚荣等心理障碍;另外,在择业过程中还应将眼光放长远,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人事业的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应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等品质,大学生应加强这方面品质的修养。自信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在求职中占得先机,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3. 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调整自我情绪
毕业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化无常等因素,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通宵打牌等,这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还会危害身体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地调节自我情绪,帮助减轻心理压力,例如,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打球、爬山、听音乐等。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ISO 15614-13 202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电阻对焊和闪光焊(中文版).pdf
- 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5版.docx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 第一章 食品工艺学导论.ppt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3.1 标志设计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pptx VIP
- genesis2000脚本编写,Perl╱TK常见问答中文版.pdf VIP
- 2024《广西农产品电商物流SWOT-PES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6000字.docx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1第1-12单元文本-(英汉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