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最后一课课件 语文版
7.最后一课 ◆走近作者 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高涨的民族爱国主义,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篇。 ◆写作背景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停战条约: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分给德国;并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承担德军驻法军费。 ◆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突破 (1)本文题目是“最后一课”,作者为何要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情形? 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情形,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爱国主义主题,也为刻画小弗郎士的性格特点做好了巧妙的铺垫。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 韩麦尔先生严厉而和蔼,热爱法语,热爱祖国,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爱国志士。小弗郎士是个天真幼稚、善良勇敢、有自尊心、有自制力、很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孩子。 ◆难点攻克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穿故事情节的线索作用。作者通过他的行踪将普鲁士兵的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和小镇里的学校等几个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分离的场面串联起来;②小弗郎士在文中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作者选择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感受,这种写法,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2)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组织安排的? 提示: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上学逃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序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总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战斗的武器,亡了国的人,只要牢牢记住祖国的语言,就可以激起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结构图解 gěng duó chéng chà xuān 婉 祈祷 懊 郝 2.选词填空。 (1)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吵闹 喧哗 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肃静 安静 寂静)。 (3)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柔和 温和 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喧闹 肃静 温和 3.(2016,武汉)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点拨:分号的用法:①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而C项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不符合分号用法,故分号应改为“,”。 C 4.下面一段有关小说《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5.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填表格。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句子 本体 喻体 句子含义 (1)句 (2)句 语言 钥匙 只要掌握了祖国的语言,就能团结人民,打击侵略者,获得民族解放。 字帖 国旗 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另外,这是一个环境描写,渲染了教室里爱国的气氛。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春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教案2 语文版.doc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海燕教案1 语文版.doc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白鹅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第一千个球教案1 语文版.doc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海燕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第一千个球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阅读新课堂 文章线索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河中石兽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陋室铭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
-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