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 语文版.pptVIP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 语文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创新课堂】(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 语文版

19.爱莲说 ◆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死后谥号元公,著有《周元公集》。 周敦颐酷爱莲花,曾亲自率领下属,在府暑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后写下《爱莲说》。 ◆主题解说 这篇文章,以花喻人,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结构图解 作者自况: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重点聚焦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文中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诩。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更少。 fán màn xiǎn 淤 濯 亵 多 沾染 洗涤 名词用作动词,生蔓 挺立的样子 亲近而不庄重 少 当然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下列选项中对句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D C 5.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填空。 (1)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7.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1)最喜爱的花:________ (2)喜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 梅花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的精神。 (一)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立 表转折,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单单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可随意玩弄呢。 10.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菊”和“牡丹”在文中对“莲”起了正衬和反衬的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1.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了两个“独”字,联系语境,体会其表达效果。 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态度。 12.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二) 【甲】爱莲说 【乙】习惯说 刘 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