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间不对称冲突如何走向和解——三种模式的博弈分析.pdf
第 22 卷第 2 期
2014 年 2 月
太平洋学报
PACIFIC JOURNAL
Vol. 22 , No.2
F ebruary 2014
周家尚不对称冲交如何走向和解
一一三种模式的博弈分析
谢晓光1 岳鹏1
(1.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36)
摘要:不对称冲突是冷战后国际冲突的主要形式。不对称冲突如何走向和解不仅关系到冲突
两国的福祉,更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本文提出了 6 项基本前提假设,并在斗鸡博弈模
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对称冲突走向和解的三种模式,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每种模式进行了
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利益搁置模式和利益均分模式都不是真正的和解之路,只有共同开发模
式才能使冲突中的两国走向真正和解。在单方面和解的情况下,大国在冲突中的损失程度是
否大于目标利益,决定了在单方面和解中胜负的归属。
关键词:不对称冲突;和解;博弈分析
中固分类号 :D815.3 文献标识码 :A
自冷战结束以来,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概
率已微乎其微,国际上的战争与冲突呈现出不
对称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不对称冲
突的诸多方面都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不
对称冲突的和解领域却尚未有人涉足。当前国
际上的冲突尽管已经无法导致像二战那样的
大国间战争,也不会出现像冷战时期那种两个
大国紧张对峙的状态,但这种看似在规模上变
小了的不对称冲突依然给相关国家造成了巨大
损失。仅以美国于 2∞3 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为例,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据,截止到 2013
年 3 月 25 日,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人和平民
收稿日期 :2013 -?6-22 ;修订日期 :2013-12-20 。
文章编号: 1∞4 -8049(2014)02-∞15 -09
死亡人数共计 4422 人。①而伊拉克军队阵亡人
数达到了 76∞-108∞人,平民伤亡人数更是
达到了 76 万人的惊人数字。②面对不对称冲突
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国际冲突性质
日益不对称化,和解成为了终止不对称冲突的
必要手段。那么在不对称冲突中,如何才能使
冲突双方放下争执走向和解?这成为本文探讨
的核心问题。
一、关于冲突和解的研究现状
冲突的和解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被忽
基金项目 :2013 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民主输出运行机制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研究
(L1 3AGJI∞3) 和 2014 年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Y201403)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晓光(1972一) ,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岳鹏(1986-) ,男,吉林四平
人,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1 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① 美国国防部 , http://www. defense. gov/news/c臼ualty. pdf。
② 伊拉克战争,维基百科 , http://zh. wikipedia orglwikν% E4% BC% 8A % E6% 8B% 89%日% 85%8B% E60/0 88 0/0 回0/0 E7 % 88)岛 AD。
16
视的问题。目前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比较
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詹妮弗·林德对日韩和解和法德和解的
研究
詹妮弗.林德(υJennif,
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她在
对二战后日韩和解和法德和解的研究中,首
先对这两对双边关系的时期进行了划分,将日
韩关系分为 4 个时期,法德关系分为 3 个时期。
之后,林德将日本和德国对其过去所犯罪行的
忏悔和反省当作韩国和法国对日德威胁感程度
衡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她也指出,除了侵略国
对罪行的忏悔和反省外,其他因素(例如政权类
型差异、是否存在领土争端,以及是否都是国际
机构或组织中的成员)也会对他国意图的判断
上起到重要影响。①
根据对日韩关系和法德关系的分析,林德
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第一,对曾经的侵略事实
及暴行的否认和掩盖将增加受害国对加害国的
不信任感。第二,对罪行的忏悔并非法德和解
的必要条件,因为德国真正意义上的忏悔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而日本直到现在
依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忏悔,但这并没有
影响德日两国和当初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受害国
实现和解。第三,加害国对罪行的道歉会激起
国内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进而恶化与受害国
的关系,因为受害国会将加害国国内保守势力
的反对视为一种恶意的表现。②
最终林德认为,道歉这种形式对于两国和
解是不起作用的,甚至有可能阻碍两国和解的
实现。因此,她建议国家应该在其他方面寻求
和解之路,不要一开始就公开道歉,而应该等到
两国实现和解后再进行道歉。③
1.2 何忆南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