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教案.doc
梨园春秋
教材分析
《梨园春秋》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最后一课。本课既是本单元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一个总结。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教材共分三目: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以及“国粹”京剧,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戏剧这种艺术,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戏剧这种相对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课程标准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戏曲,了解中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 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透过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探寻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脉络,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从而培养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重点:元杂剧、京剧的形成,根据新课程要求和本教材的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理解较难,故确定为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相应课件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戏曲知识,准备一段家乡地方戏的表演;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拓展自己的戏曲知识。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黄梅戏《女驸马》片断)
刚才大家听到的是黄梅戏中经典的《女驸马》片断,除了黄梅戏,大家还了解哪些戏曲形式?
中国的地方戏多达360多种,称得上世界之最。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三者当中,中国戏曲成熟最晚,到12世纪(宋元时期)才形成完整形态。然而,800多年来,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现今仍然存活的古老戏剧。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梨园春秋,聆听梨园弟子的心声,感悟中国戏曲之美。
(设计思路:以学生较为熟悉的艺术作品导入新课,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提高对本课的学习期望值。)
讲授新课:
追朔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一种巫术仪式:傩仪。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仪
创设情境一:傩仪是怎样产生的呢?设想一下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
问题1: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生命经常受到威胁,人们对自然认识很有限)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傩的图片资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创设情境二:展示“傩”的两种写法
通过对“傩”字的分解,更深层次理解何为傩。教师讲解先秦时傩仪的发展。
创设情境三:展示傩与戏曲的图片
问题2:为什么说傩是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
学生通过图片对比及已学知识分析得出,教师总结。
创设情境四:由标题和河南卫视《梨园春》引入
问题3:为什么把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课堂检查预习情况,并补充说明。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由生活引入,给学生以直观贴近的印象,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 观察、思考、探究。)
过渡:傩仪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戏曲形式相差甚远,仅仅是蕴含着古代戏曲的萌芽。中国古代戏曲初步形成:宋代南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创设情境一: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
问题1:图中人们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创设情境二:展示宋代经济分布图
问题2:指出这种戏曲流行的区域,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可得出区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地图可得出此时经济重心南移
创设情境三:补充展示材料
材料一: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而得名,这些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
材料二:瓦中多有货药、买卦、饮食、纸画、全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低暮。
问题3:南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总结归纳,教师补充。
创设情境四:展示材料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学案 .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课 书愤 教案1.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课 春江花月夜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9课 登岳阳楼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十单元 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59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1.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2.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5.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课 求谏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25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32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37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39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61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66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117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23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24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35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