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益脑方加后溪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针刺益脑方加后溪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引    言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恶心、 
猝倒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临床上多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并逐步年轻化的趋 
势。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探 
讨治疗本病的有效针刺处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不足,则脑 
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与观察中,我们发现 
针刺百会、风府穴不仅对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也对椎-基底动脉供 
血有确切改善作用,因此我们将百会风府穴相配伍组成的处方,称为“益脑方”。为 
了深入探讨以“益脑方”为基础方,如何根据病情变化及经络理论进一步选穴配伍, 
为颈性眩晕提供更加有效的针刺处方,我们设计了此课题。选取小肠经的输穴,八脉 
交会穴之一的后溪穴与其相配治疗颈性眩晕,进行TCD观察,并与单纯针刺益脑方相 
对照,观察两者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差别。  
                                      1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 
科门诊。共纳入病例50例,依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 
例将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25 例,其中对照组脱落 2 例,实际完成观 
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共计4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 
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性别                年龄(岁)  
   组别       例数                                              
                                                             病程(月)( ±S)  
                    男     女        范围       平均(  ±S)  
  观察组        25     6     19      26~62      46.7±9.80         29.44±34.59  
  对照组        23     8     15      25~70      48.9±13.44        11.44±15.72  
     (二)病例选择标准 
    1.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 
版)拟定:  
     (1)发作性眩晕,有时伴随复视、眼震、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 
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下肢突然无力 
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 
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2)旋颈试验(+)。                           
     (3)影像学X线片: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椎间隙狭窄;侧位片 
见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缘(运动终板) 
骨质硬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过屈、过伸侧位可有节段性不稳定;左、右斜位片 
可见椎间孔缩小、变形。有时还可见到在椎体后缘有高密度的条状阴影——颈椎后纵 
                                      2 
                针刺益脑方加后溪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韧带骨化。  
     (4)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改变。  
     (5)除外梅尼埃病、脑动脉硬化、血液病、小脑性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法律规制.pdf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PVL)对THP-1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pdf
- 鋅离子转运体在特应性皮炎和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表皮表达.pdf
- 针刺、拔罐疗法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pdf
- 针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伴随症状的影响.pdf
- 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初步临床观察.pdf
- 针刺内关对MCAO大鼠海马CA1区微循环血流量和内皮细胞转运功能的影响.pdf
- 针刺厥阴俞、心俞与T4-T5夹脊穴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pdf
- 针刺五脏俞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最近下载
- 2024年首届全国工程监理行业知识竞赛题库.pdf VIP
- 19923 GB/T19923-20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pdf VIP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范文点评)-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2025年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生物制药一次性使用冻存袋.docx VIP
-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2年山西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乙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2015竣工验收自评报告.doc VIP
-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