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探析与探讨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分析与研究 摘 要: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和边境县,其城镇化水平每年都在稳步提高,但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发展难度等条件的制约。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索适合肃北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传承开发
引言
2012年底,国家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被一种新的城镇化内涵和评价指标所取代。甘肃省2013年城镇人口为1036.23万人,城镇化率40.13%,少数民族地方人口205.97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为52.95万人,乡村人口为294.73万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较单一的产业基础,使得以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在民族地区实施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仅分析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状,探索适合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一、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南北两侧,周边与一个国家、三个省(区)三个县市接壤。辖5乡2镇25个村委会,总人口13109人,其中蒙古族占38.9%。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全县总面积6.93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是全省地域最辽阔的边陲县。主要饲养的家畜有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牦牛、马、骆驼等,各类牲畜25万多头(只),畜产品以骆驼绒、山羊绒享有盛名。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畜牧、矿产、水利、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古文物遗址分布广泛,具有发展牧、工、商、旅游业的广阔前景
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恶略肃北县境内地形复杂,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44.7%,山间盆地和谷地占28.3%,戈壁和滩地占26.4%。南山地区地处祁连山西段、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河西内陆河流域,东南高西北低。有3条西北至东南走向平行而高峻的山岭,自北向南为野马山一疏勒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北山地区地处蒙新高原天山――内蒙古褶皱系北山褶皱带,有高山、深谷和山间盆地。肃北因为南、北两地所处纬度不同,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南山地区呈典型的内陆高寒荒漠草原气候,北山地区属戈壁荒漠气候。1953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府迁驻党城湾。这里地处荒漠戈壁深处,海拔高,风沙大,生态环境脆弱,属于“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
生产力水平不高,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薄弱产业化是支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快速稳健的产业化发展,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实现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但是肃北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设置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加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不足,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欠佳,政府或者企业都存在着培养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生态环境重要,产业选择受限2012年省政府印发了《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国第二个颁布实施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甘肃生态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格局,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功能区,肃北就是其中之一。肃北的生态功能区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处于河川水系之间,具有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高原冰川面积约1970平方公里,储存的水量是三峡水库蓄水量的两倍多。降水和冰雪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每年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苏干湖四个内陆河水系提供约75亿立方米的径流量,是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等绿洲的水源基础,为我国重要冰川、湿地保护地和河西内陆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另一部分是肃北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肃北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范围包括肃北北部马鬃山镇,面积269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2%
牧民定居带来的社会变迁问题蒙古族本就是游牧民族,随着生活的发展,已经从游牧转型到了轮牧,又从轮牧转型到了定居。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牧民定居项目,分别是1999年的“生态移民”工程和2010年的“牧民定居”工程。第一次的“生态移民”是以失败告终的,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努力,2010年的第二次“牧民定居”工程出现了280套房屋销售一空且还有大量牧民渴望购房的情况。随着牧民定居,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生产方式的转变有难度、定居牧民身份认同问题、牧民贫富差距日趋拉大、社会关系的重构问题和饮用水被污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