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渗透;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89―01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我以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用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堂就好像磁力吸铁一样,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例《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宋濂以自己的求学之路困难而劝诫马生在优越的条件下更应该好好地学习,表达了作者对东阳马生殷切的期望与无限关怀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优越的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让学生在习作中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懂得珍惜拥有。在教学中采用朗读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艰辛的求学经历和良苦用心,从而正确地看待师生关系,养成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的学习品质。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磨难是一笔财富,它能锤炼一个人的意志,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最终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促成一个人的成功
苦难并不都是坏事,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宋濂小时候读书的环境是那么恶劣,向人借书,寒中抄录,而他的学习态度是那样的勤奋、刻苦。由此看来,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专心与否。与现在学生进行对比,现在农村学生普遍享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惠民政策,享受免费营养餐,享受国家给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等,农村中学生读书的困难基本上已经解决。然而,为什么有些学生还不能专心读书?甚至拿着各种补贴,吃着资助在学校里混日子。鉴于此,我结合学生中的厌学情绪以及各种状况,教育学生应该学习本文“勤且艰”“专心致志”的精神,学习作者刻苦勤奋的精神,学习作者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
二、利用情唤醒情
语文教师要会利用文本的情感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利用各类文章渗透情感教育。利用文本的情感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之后再生发出对人、对事、对物的某种情感来。因为教师要挖掘出文本的情感来灌溉学生的心田。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课堂上,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文本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我认为可以利用现实生活的各种语文教育教学的资源作为辅助给学生以情感的教育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更好地使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来建立高效语文课堂
对学生要充满由衷的关爱之情,这种情感来自于语文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学生才会敬佩、体谅教师。这就要教师有一颗博爱、宽阔和敏锐的心
因此,我引导学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情感的血液流动起来,与课文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在情感中阅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在情感朗读中唤醒学生情感。让学生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
三、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渗透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对马生的殷切期望,结合农村学生,学习资料缺乏,住校生冬天太冷,学习英语单词记不住等困难,就垂头丧气,不能克服困难,我借助本文强调学生应该学习宋濂一心向学,不辞劳苦的精神。周国平说:“人的内在精神追求甚于物质上的满足。”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能将作者精神实质化作自己学习的动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将文中情感与学生的思想情感融合,我们常常提到“文以情动人”“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等等。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谓之“灵气”。没有感情的文章不能称为好文章。课堂中情感渗透非常重要
编辑:刘於诚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