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术文章引用和注释规范
学术文章引用和注释规范摘 要:广告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城市文化的另类叙述者,这是与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所冲突的。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清醒认识广告的真实面目,并合理吸纳它,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积极力量。关键词:广告;城市文化;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XX年在中外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关于“产权鸭”的事例。笔者在拙作《西方产权学说质疑》中指出:“你诱捕的野鸭,变成了你家的鸭。本来在野地里诱捕的野鸭(科斯的原始记录),变成了跑到了我的田地里的野鸭。本来是另一个人在附近用枪声把野鸭吓跑了(科斯记录的原话),变成了即使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枪,惊飞了邻居设法诱捕的野鸭,也是不应该的(段毅才笔下所谓科斯举的例子);又变成了段毅才等人认为:土地和枪的所有者无权在自己的土地上举枪射击入侵的邻居的鸭子(俄罗斯学者勃罗赫笔下所谓段毅才举的例子)。真是以讹传讹,越传越讹。”(这段引文中的引文的出处在《西方产权学说质疑》中皆有严格的注释,《西方产权学说质疑》一文发表于《法学研究交流》1998年第2号。另,网上可以搜索到。)
第三,关于引用未正式发表的文献。贺卫方认为,“引用未发表的作品须征得作者或相关著作权人之同意,并不得使被引用作品的发表成为多余。”[5] 笔者赞成这一主张。此外,笔者认为,未正式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可以引用,数据、事例不能引用,或者应当有偿引用。官方、半官方印发的资料则另当别论。
四、引文出处的合理注释
第一,关于引用数据的注释。所引用的数据如果是别人的调研成果,则一定要严格注明出处。如果是官方公布的数据,引用时一般不需要严格注明出处。但在行文中最好说出公布数据的机构名称或者文献名称,千万不能让读者以为这些数据就是你自己统计出来的。有些人喜欢使用“据统计”、“据权威部门统计”等等说法,窃以为也不够严肃。
第二,关于引用言论的注释。所引用的言论如果是名言,可以不注,名言前加上“某某说”、“人们常说”、“古人言”之类的提示即可。如果还没有成为名言,应当严格注明出处。
批评性质的引用,更要严格注明出处。批评而不注明批评对象的出处,轻则就是不严肃,重则就是造谣和栽赃。当然,批评社会现象和社会流行语又另当别论。
第三,公共资源不用注明出处。比如,党主立宪论的立论依据之一是前人创立的君主立宪制度,但是,有必要注明“君主立宪”这一概念和理论的原始出处吗?没有必要!这是前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资源,没有必要注。将前人的事业推向前进是对前人最大的尊重。
利用公共资源生产的原创作品,更不需要故作高深地弄出很多注释来。奶牛不需要注明自己奶液中的每种成分来源于哪一种草料。
第四,使用成语不用注释。成语就是流行语,是共用词汇,更属于公共资源,使用成语就像使用ABCD一样不需要注明出处,否则就太学究气了。写论文不是编成语词典,无需注明成语的出处。否则,任何一篇论文都会变成一本庞大的《词源》。
这种错误,刑法学家陈兴良也犯过。《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从第10页至第47页,以38页、59280字的版面发表了陈兴良先生的超级长篇论文――《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在第39页上,作者在说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罪刑法定主义以后却未能很好地实施的原因时,使用了橘生淮北便为枳的典故,这当然也是非常确当的。然而,作者为了表明学风的严谨,对这一典故的出处也作了注释,这就适得其反了,既浪费了刊物的版面,又浪费了编者和读者的时间。
第五,注释中的“参见”问题。“参见”之说是值得怀疑的。笔者也曾经用过“参见”,现在想来觉得讲不通。如果别人的说法和你的说法不一样,又何必“参见”呢?如果别人的说法与你的说法差不多,也没有必要“参见”,引用一下,并说“英雄所见略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主张”等等,不是更好吗?有些文章明明引用了别人的原话,却注释为“参见”,更是明显不正当的做法。
一般的“参见”之注,可能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作者对自己的说法把握不准,故要引用一下别人的说法为自己壮胆。但是,对被引用的文字的准确性、科学性也把握不准,将信将疑,就不说是引用,而仅仅说是“参见”。反正“参见”了,读者可不要认为我在瞎说!
第六,长引短注应当反对。有些文章引用别人几百字、上千字的内容,却仅仅将其中一两句话、几十个字打上引号,加上一个出处注释。这是一种狡猾的剽窃,应当揭露、批评。
第七,转引就得注“转引”。在没有网络的时候,转引是可以理解的。有了网络了,转引应当尽量避免。有些人不会使用网络,偶尔转引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是,转引就是转引,不能不在注释中说明是“转引”。有些引文明明是转引,但在注释中不予说明,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读过原著。这一类的注释往往是从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文专题小学人物语言描写训练作文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课件.pptx VIP
- 颈椎病的MRI诊断(黄仲奎).ppt VIP
- 3.1代数式(第2课时代数式求值)(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pptx VIP
- 中国现代渔业.ppt VIP
- 湖北武汉2024届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颈性眩晕研究的新进展课件.ppt VIP
- 导学案 数学活动 拼图小游戏与密码中的数学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第20讲-曲线系及其应用(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