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阅卷直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阅卷直击

2007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阅卷直击【 试题回放 】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 考题透视 】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这道题目,正是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意生活”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理想。 作文是生活的审美。这里的“诗意”肯定不是单单指吟诗作画的风雅,更多的是指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理。或者说是一种和谐的生活,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诗意地生活”与名词性的定中结构“诗意的生活”不同,这是一个动词性的状中结构,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或心理体验,写正在进行中的生活状态。要“诗意地生活”就应该对“诗意的生活”有所界定。毫无疑问,考生可以在某些段落偏向于对“诗意的生活”的描述或评价,但千万不能只写“诗意的生活”,那样就偏离了题意。二是要准确推测命题意图,考生写的“诗意生活”应该是积极的、审美的。写早恋等生活就相当于走钢丝了,不健康的生活则更不能拿来入文。当然,适当地反弹琵琶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不妨发表这样的看法:现在天不蓝了,水不绿了,大地荒漠化了,空气质量等级下降了,诗意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要“诗意地生活”,难哪!三是“自己的生活”并非一定是亲历亲为的生活,大凡书报影视所得,自己所见所闻均可入文。四是今年的湖南作文题继续限制文体,但却由去年限作议论文放宽到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文体的放宽,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人文关怀,因为有些偏重感性的同学天生就写不好议论文。具体写作时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夹叙夹议亦可。 【 阅卷直击 】 今年湖南评卷点出现的满分作文要比往年多,质量也要比往年好。从整体上看,考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评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不足。 一是审题失误。不少考生将“诗意地生活”置换成“诗意的生活”,不是写正在进行中的生活状态。更有甚者,受提示“注意题目中的地字”影响,想得太多,将“地”理解为“大地”“土地”“地方”,以致丢分严重。 二是材料陈旧。文章选材应该将新颖摆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典型。由于最近几年话题作文写得比较多,同时高考满分作文流传也比较广的缘故,广大考生往往拿几个古人大做文章。今年湖南的高考作文中,这种情况仍旧很流行。可以说,绝大多数考生是捞了陶渊明这根“救命稻草”的。而实际评卷过程中,只写几个古人的作文,一般很难获得高分。 三是文体不符。有些考生将作文写成了微型剧本或诗歌,严格地说是不符合文体要求的,内容只能进入四类文,最多计10分,表达如果上佳,则内容可以勉强进入三类文,最多计15分。 四是东拼西凑。约有百分之一的文章有这种毛病。有的开头后就照抄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原文,有的在文学作品阅读和科学文阅读中的原文各抄一两段,甚至还有抄前5题中的选择项内容的。 五是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书写潦草,语病、错别字连篇,语言跳脱现象严重,影响了内容的表达。由此可见,加强对考生的写作基本功训练很有必要。 【 标杆作文 】 诗意地生活 湖南一考生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当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吟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梭罗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