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艾滋孤儿共享同一片蓝天.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艾滋孤儿共享同一片蓝天

及艾滋孤儿共享同一片蓝天邓贝西,上海中学高二学生,上海“金爱心学生十佳标兵”之一,热心公益事业,关心艾滋病人,几次到河南艾滋病村考察后在学校创办“同一社”,旨在帮助艾滋病人。邓贝西多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全国和上海市区的“防艾”定会队伍中,用他的声音和行动影响了周围许多人。 缘起一双“大眼睛” “这件事对我的震撼太大了!”2003年6月,《机关报民周刊》封面上刊登了河南商丘一个患了艾滋病的4岁儿童的照片,由于病情已经到了晚期,他全身长满脓疮,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的邓贝西,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流下了眼泪,并给孩子的家属写了一封慰问信。 此信一去足足有两个月没有回音。正当邓贝西想再写封信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回信,是孩子的父亲写来的。小邓贝西一看邮戳,发现信是从新疆寄来的。信中说,由于受不了周围人的歧视,他们举家迁到了新疆。原先那封信也从河南辗转到了新疆。小邓随即为这个孩子寄去了一些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还劝慰孩子。”的父亲不要伤心。“可是没想到,10月的时候,那个父亲又来了信,说孩子走了。”小邓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件事对我的震撼太大了!除了同情,我还想更多地了解那些身患艾滋病的孩子,给他们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3年9月,邓贝西正式成为“中国注册志愿者”,他以这个身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义务工作,多次参加大型疾病防控宣传活动。 一访商丘,“永远忘不了他们的眼神” “我的初衷是想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所以,第一次去我只待了半天。” 半天的时光是短暂的,可半天的收获却是丰富的。他在当地卫生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一些晚期患者的家。看到那些躺在病榻上骨瘦如柴的艾滋病患者,小邓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那么多人得病!到了那么严重的程度!”这让还在上初三的邓贝西着实吓了一跳,“特别是看到那些小孩子,无助地站在父母的病床前,那种场景看了真的叫人心酸。他们的眼神我永远也忘不了。” 正是在此行中,邓贝西见到了“关爱之家”。“关爱之家”是当地人民自己办的一个孤儿院,院舍破旧,里面收养的大多是艾滋孤儿。邓贝西说,很多人以为他们是得了艾滋病的孤儿,其实,在国际上,“艾滋孤儿(AIDSOrphans)”专指那些父母得了艾滋病去世后留下的孤儿,他们往往并不是艾滋病患者,只有极少一部分才患病。“他们是最最无辜的孩子,却从小受到了周围人的嘲笑和不公平的待遇。” “关爱之家”里的艾滋孤儿给小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很孤僻,见到生人时都很戒备,一般很少搭话。”为了和这些孩子接近,邓贝西尝试提出各种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却很简短,要不就是一片寂静。 回到上海,小邓想了很多:对于一般的艾滋孤儿,他们的生活虽然差,但毕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吃住在“关爱之家”,不用想太多的现实问题。最苦的是那些单亲孩子,也就是父母一方去世、一方卧床的孩子,他们必须一边照顾病床上的父亲或者母亲,一边照顾自己,养活整个家的重担等于都交给了他们,因此担负了更多的艰辛。 二访商丘,“他们的成绩比一般学生好” 2004年7月,邓贝西去西部考察的途中在郑州作了一次停留,他特地拜访了生活在那里被称为“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老人。“想亲自拜访高老师已经很久了。在那次简短的拜访中,她一直在糊信封。”原来老人又写了一本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书,正准备把这些书寄送给各地的防治艾滋病工作者。“她这样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还战斗在防艾的前线,这让我非常感动和敬佩。”于是,邓贝西也静静地坐下来,帮着老人糊信封,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邓贝西认为,所有的艾滋孤儿都面临着来自生活、教育和心理的三大棘手问题。“就拿教育问题来说,这个村没有英语老师,他们只有语文和数学课。心理问题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因为别人的歧视会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阴影下,造成他们自闭的性格,不愿与外人沟通。” 为了给“关爱之家”的孩子上一堂英语课,也为了看看那里的变化,小邓于2004年10月再次踏上商丘之旅。这次,最让他高兴的是,当地已经修了路,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一个孤儿院,并为它配上了给水系统。现在,旧的“关爱之家”没有了,新的“阳光家园”代替了它。 这次,有了准备的邓贝西在双庙村里停留了整整一天。让他特别高兴的是,好几个孩子竟然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他们对我笑了,还叫我哥哥”。渐渐与他熟络起来的孩子们还悄悄地把心事告诉他:“我的语文考了满分,但是数学没有考好,我好难过。” 又一次感慨,又一分感动,回来以后,邓贝西再次自己筹钱给双庙村寄去各种学习用品。“我现在知道他们缺的是什么,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坚持鼓励他们,给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这些东西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他们有用。” 三访商丘,“为HIV’队牵手姚明公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