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敦颐沟通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的意义——以朱熹等对《太极图说》《通书》的解释为依据.pdf
哲学研究 党政干部学刊2《)缕鬻藕黼
周敦颐沟通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的意义
——以朱熹等对《太极图说》《通书》的解释为依据
王 雅 彭 浩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面对佛道对社会人心影响Et益深广,周敦颐从儒家立场出发,融通佛道建构儒
家的宇宙本体论和道德本体论,并将二者以“诚”内在地沟通起来,试图解决宇宙本体和道德
本体二分、宇宙本体和人道社会不相干的理论困境,为人道的仁与义寻找到宇宙本体的依
据,把现实的人伦百行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同时强调、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人伦道德。
[关键词]《太极图说》;《通书》;太极;诚;本体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识码]A
由于儒学在两汉以经学的形式成为占统治地位 “无极”、“太极”关系及由此导致的周敦颐学派属性
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先秦儒学中的政治、社会 的争论,也有关于《太极图说》中的宇宙论是生成论
理想,但也因其政治意识形态化导致了对理论自身 还是本体论的争论,且这些争论自宋代开始一直持
独立性和终极意义追求的弱化。为回应佛道尤其是 续到现在。
佛教终极信念上理论的自洽圆融,周敦颐发掘、完 其实,如果不把周敦颐《太极图说》作为争论的
善、系统化先秦儒家经典《周易》《中庸》中的宇宙论 起点,而是前溯至先秦和魏晋,就可以发现《周易》、
和本体论思想,创立了以“无极而太极”为中心的宇 “太极”、“道”等都是儒道共尊的经典和概念。儒道的
宙本体论,以“诚”为中心的道德本体论,并将二者打 交流借鉴从各自的创始人那里既已开始,孔子不止
通,尝试为儒家人伦日用之道寻找超越性依据,以证 问礼于老聃,还在《论语》中对道执着地追问;老子在
明其合理性。 《道德经》中对仁义礼智进行反思;对《易经》的各自
周敦颐的这一努力集中体现在《太极图说》和 阐发表现了儒道二家对宇宙观和人生观关联性的探
《通书》中,这两部著作虽然篇幅较短,但却开启了宋 讨。魏晋玄学特别是正始玄学代表人物王弼、何晏的
明理学探索、建构儒学本体论的先河,确立了其“道 “以无为本”和竹林玄学嵇康、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
学宗主、理学开山”的地位,对宋明理学体系中本体 然”等思想的提出,既是对经学化儒学名教的反思,
论构建具有开启性意义。 也是对超越现实名教的终极依据的探求。王弼在解
一、周敦颐以《太极图说》构建宇宙本体 释《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把老子的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也是争议比较 生成论转化为本体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
多的一部著作。对此的争议,既有关于太极图来源、 所始,以无为本。”…垮‘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
[作者简介]王雅(1965一),女,辽宁黑山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国学教育
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经学研究。
彭浩(1990一),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儒家道德的当代境遇研究”(项目号15YJA720007)及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儒学价值观的当代合法性研究”(项目号L15AZX005)的阶段性成果。
团
童量曼麴兰竺!:!釜!塑 堑堂堡窒
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 宇宙观是本体论还是生成论的争论。如依照“九江
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 本”和“宋史本”,则《太极图说》中所描绘的是宇宙生
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 成论:无极——太极——阴阳两仪——五行——万
子,舍弃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 物是宇宙的生成顺序。但正如陆氏兄弟所说,儒家经
其大,必有不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