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方地震知识入华新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西方地震知识入华新探.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3卷第4期(2012年):473—484 TheChinese the and VoL33 History No.4(2012) Journalfor ofScienceTechnology 明清西方地震知识入华新探 徐光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要17世纪的西方,亚里士多德式的地震学说仍是主流。这些知识通 过耶稣会士龙华民的《地震解》、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和南怀仁的《坤舆图说》 等著作传入中国。为追溯《地震解》的知识渊源和写作缘由,在介绍西方早期地 震知识这一背景之后,详论《地震解》的成书过程和所涉人物的关系,认为其内 容多来自评注亚里士多德《气象学》的著作。为分析西方地震知识在华传播和 流变过程,对《地震解》、《空际格致》和《坤舆图说》进行了比较研究,辨析了它 们的异同,厘清其文本关系,认为从《地震解》到《坤舆图说》是一个简化的过程, 对造物主的描述逐渐减少,更重视对现象的解释。最后以《天经或问》等著作为 例,阐述西方地震知识入华的影响。 关键词地震知识耶稣会士明清之际 中图分类号N092:P31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明末清初,传教士将西方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西方地震知识也在这个时候,通过耶 稣会士的《地震解》、《空际格致》、《坤舆图说》等著作传人。关于西方地震知识入华,伊 了其特点;高继宗怛1简述了龙华民作《地震解》的经过及其影响;刘昭民旧1概述了《地震 解》的内容;黄兴涛H1较全面地阐述了西方地震知识早期在华传播的大致过程,兼论康熙 受传教士影响所形成的地震思想。但他们并未结合当时的西学背景详细梳理这段历史, 也无人对不同阶段所传人地震知识进行具体分析比较,这些知识对中国士人的影响也不 甚清晰。为追溯《地震解》的知识渊源和写作缘由,本文将介绍西方早期地震知识这一背 景,详论《地震解》的成书过程及涉及的人物关系。为明晰西方地震知识在华传播和流变 过程,将对《地震解》、《空际格致》和《坤舆图说》进行比较研究,辨析它们的异同,厘清其 文本关系。最后以《天经或问》等著作为例,阐述这一时期西方地震知识人华的影响,试 图对明清之际西方地震学说的传人作较全面的论述。 收稿日期:2011-09-03;修回日期:2012—04—24 作者简介:徐光宜。1986年生,四川广汉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 474 中国科技史杂志 33卷 1引言:入华前的西方地震知识 学》(Meteorology)中的观点为基础的。亚氏认为地震是由从“湿”和“干”中产生的散发物 所引起,而这种散发物就是风。风在地球中生成,或者从外部进入地球,当风想要逃到地 球外部去的时候,就造成了地震。[51亚氏在解释地震的各种现象时,还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会在何地发生。这让有的学者相信,他关于地震的解释是基于大量实际观察或搜集的资 料而得出。【61亚氏用“风”在地内的活动来解释地震。这种解释又基于四元素说。在亚氏 没将其用来解释地震。他认为地震是由死人在地下打架造成¨J,并且靠喝井里的水预测 地震喁J。早于亚氏的其他哲学家,如泰勒斯(Thales,活跃于公元前6世纪)将水的运动看 震。[91可见元素说被用来解释地震在亚氏之前并不鲜见,但地震究竟由哪种或哪几种元 素引起却并无统一的意见。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影响到后来的哲学家,成为他们地震学说的基础。比如伊壁鸠鲁 小块而不停地运动,即风使地震动而引起的地震”;卢克莱修(Lucretius,活跃于公元前1 世纪)认为发生地震时,“来自外界或者大地本身的风和空气的某种巨大力量,突然进入 大地的空虚处,在这巨大的空洞中,先是呻吟骚动并掀起旋风,继而将由此所产生的力量 喷出外界,与此同时使大地出现深的裂缝而形成巨大的龟裂”。u则又比如塞涅卡(Seneca, Naturales)中对地震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认 公元前4—65年)在《自然问题》(Quo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