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著”、“别裁”兼用始于《直斋书录解题》
[摘要]“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文献著录中的两种辅助著录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长期以来,关于互著、别裁到底起源于何时的争论,一直没有止息。通过对《直斋书录解题》中采用的“互著”与“别裁”实例的举证,证明“互著”与“别裁”起源于南宋末年陈振孙编著的《直斋书录解题》,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或明高儒编制的《百川书志》。同时,《直斋书录解题》也是我国古代书目中最早同时采用“互著”与“别裁”方法的书目。
[关键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互著别裁
[分类号]G257
1 问题的提出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文献著录中的两种辅助著录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而长期以来,关于互著、别裁到底起源于何时的争论,一直没有止息。
最早明确提出“互著”、“别裁”概念,并引起学人关注的是清乾隆时期的章学诚。章学诚在《校雠通义》卷一“互著第三”中说:“古人著录不徒为甲乙部次计。如徒为甲乙部次计,则一掌故令史足矣,何用父子世业,阅年二纪,仅乃卒业乎?盖部次流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至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注,以便稽检而已。古人最重家学,叙列一家之书,凡有涉此一家之学者,无不穷源至委,竞其流别,所谓著作之标准,群言之折衷也。如避重复而不载,则一书本有两用而仅登一录,于本书之体既有所不全;一家本有是书而缺而不载,于一家之学亦有所不备矣”。可见“互著”又作“互注”、“互见”,是指遇有“理有互通,书有两用”之书时,不避重复地将其著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类目中,并以子注“见某类”等字样标明其互见之处。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考镜源流,即“穷源至委,竞其流别”,使百家九流之学“绳贯珠联,无少缺逸”,以便于文献的检索,即“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
在“别裁第四”中,章学诚又说:“盖古人著书,有采取成说,袭用故事者,如《弟子职》必非管子自撰,《月令》必非吕不韦自撰,皆所谓采取成说也。其所采之书,别有本旨,或历时已久,不知所出;又或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并得裁其篇章,补苴部次,别出门类,以辨著述源流。至其全书,篇次具存,无所更易,隶于本类,亦自两不相妨。盖权于宾主重轻之间,知其无庸互见者,而始有裁篇别出之法耳”。但是,仅仅将上述两种特征的篇章著录下来,并不一定就是“别裁”,章学诚在分析了《隋志》从《大戴礼记》中别出《小尔雅》以附论语,《文献通考?经籍考》从《大戴礼记》中别出《夏小正》以人时令后说:“或《尔雅》、《小正》之篇有别出行世之本,故亦从而别载之尔,非真有见于学问流别而为之裁制也。不然,何以本篇之下不标子注,申明篇第之所自也哉!”即认为《隋志》从《大戴礼记》中别出《小尔雅》以附论语,《文献通考?经籍考》从《大戴礼记》中别出《夏小正》以人时令,虽然都是兼收并录,但因《小尔雅》和《夏小正》是早已别出的行世之本,故还不能算作别裁。对于那些符合别裁条件的篇章,必须在本篇之下标明子注,以“申明篇第之所自”,使读者知道这是为“学问流别”而裁篇别出的。可见“别裁”是在综合考虑之后,对于一书中“采取成说,袭用故事者,其所采之书,别有本旨”和“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临时裁其篇章著录在相应的部类中,不包括原本已经“别出行世”的单行本,而且,别裁出的篇第之下应该用子注标明篇第之所出。其目的亦是重其家学,考其源流,使一家一学的文献在有关的类目中都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同时也便于人们在相应的类目中检索到需要的文献。
可见,“互著”与“别裁”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其目的一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既可明辨著述之源流,又可方便文献的检阅,其价值不言而喻。
虽然“互著”、“别裁”的概念是由章学诚提出的,但章氏之前这两种文献的著录方法已在使用。关于“互著”和“别裁”方法的发明和采用时间,学界迄今尚无定论。章学诚《校雠通义》认为《七略》已经发明了这两种方法,但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对此已加否定,杨新勋也否定《七略》中有“互著”,但认为“《七略》一书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别裁”’,即认为这种“别裁”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别裁”,只能算是“别裁”的萌芽。王重民在《校雠通义通解?序言》中说:“据我现在所知,我国第一次有意识地使用互著法是十四世纪初期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王应麟的《玉海?艺文》已经使用了互著,但他是类书的类目或编题的互著,而不是图书的互著)”,“但只有一两处,迹象并不是十分明白的”。“第一次互著与别裁兼用的是1620年祁承燧编成的《澹生堂书目》”。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朵金花”寻“婆家”.doc
- “11·26”瑞昌地震赈灾黑洞.doc
- “14连号”没有黑幕.doc
- “12个走心的“母亲节”创新公益案例.doc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研究.doc
- “24字方针”统领我国人才工作 等.doc
- “80后”“90后”的媒体形象呈现.doc
- “80后”财富新贵戴志康我要浑身粘满“眼球”.doc
- “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85后”大学生的教育.doc
- “80后”父亲因爱缺乏毒杀亲女.doc
- 固收专题报告:信用|哪些担保债值得关注?-251106-财通证券.pdf
- 合合信息(688615)用户为王、产品至上,智能文字识别与商业大数据龙头开启成长新篇章-251110-中信建投.pdf
- 纺服轻工教育行业:出口优先,内需蓄力-251111-中信建投.pdf
- 电子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云侧AI趋势正盛,端侧AI方兴未艾-251109-中信建投.pdf
- 电子行业25年三季报总结:行业分化显著,AI与科技自立双主线清晰-251111-银河证券.pdf
- 纺服轻工及教育行业25W45:芬太尼关税调降11月10日生效,LVMH、开云Q3收入降幅收窄-251109-中信建投.pdf
- 固收%2b系列之四:股债恒定ETF,运作体系、海外经验借鉴与市场影响-251107-国信证券.pdf
- 房地产行业专题报告:房价的合理估值中枢怎么看?-251112-方正证券.pdf
- 固定收益点评:市场风格切换,固收%2b如何应对?-251105-国海证券.pdf
- 高频数据跟踪:供地迎季节性高峰,物价整体下行-251110-中邮证券.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