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血液系统课件
b、骨髓象: 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主要是原始及幼稚细胞。Auer小体见于AML;AML亦可出现“裂孔”现象: 即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 少数病人骨髓增生低下,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30%。 (3)超微结构、免疫学检验、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检验、骨髓细胞培养等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3、治疗: 目的:使急性白血病 完全缓解(CR)率可达60~85%(AML)、72~77%(ALL)。 (1)化疗: 原则:早治、联合、充分、间歇和分阶段。 ①诱导缓解:使体内白血病细胞数下降至108~109以下;②巩固缓解:使白血病细胞数下降至105以下;③ 维持缓解。 化疗方案: a、急淋 VP方案(VCR+P)或VDP方案(VCR+DNR+P), b、急非淋 DA方案(DNR+Ara-C)或HOAP方案(H+VCR+Ara-C+P)。 CNSL可用放疗、鞘内注射(MTX或Ara-C)。 注:VCR 长春新碱,P 强的松,DNR 柔红霉素,Ara-C 阿糖胞苷,H 高三尖杉酯碱。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2)支持疗法: 防治感染、贫血、出血、DIC等;对尿酸性肾病,应鼓励多饮水并碱化尿液,可予别嘌醇100mg每日三次口服。 (3)骨髓移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般主张在第一次用强化疗取得CR后即可进行。最好采用同基因骨髓,HLA系统配形应接近。 (4)其他疗法 如免疫疗法,干扰素等。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2、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萎缩性胃炎或胃大部切除后 ,由于胃酸缺乏 ,影响食物中铁的游离 ,进而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过快 )等均可影响正常铁的吸收,进一步加剧铁的负平衡。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3、失血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成人 ,失血 ,尤其是慢性失血 ,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失血1ml丢失铁0.5mg。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眼花、耳鸣等。 2、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 指甲扁平不光滑、脆薄易裂 、甚至变凹呈反甲 ;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 ;毛发干燥和脱落 ;吞咽困难有异物感;舌炎等。 3、各系统表现 心悸胸闷、心脏杂音(收缩期),长期可发生心脏扩大和贫血性心脏病。食欲不振、便稀或便秘,异食癖是IDA的特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1、血象 IDA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32%),Ret(网织红)正常或轻度增加。WBC、Plt正常。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血常规 2、骨髓 红系造血轻或中度活跃,中晚幼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外铁明显,是诊断IDA的可靠指标。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3、生化检查: 铁代谢检查如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 4、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检查如: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升高等。 五、治疗: 1、病因治疗 得以根治的关键所在。 2、铁剂治疗:首选口服铁剂,每日应含元素铁6mg/kg;VitC有助于铁吸收。 如铁剂治疗有效,Ret3~10天增高,Hb2两周后开始升高, Hb2 正常后继续服用3~6个月。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注射铁剂 适应证 : ①不能耐受口服, ②原有消化道疾病, ③消化道吸收障碍, ④因治疗不能维持铁平衡,如血液透析。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总剂量 =Hb差值×体重(kg)×0.24+500mg 常用: 右旋糖酐铁,深部肌注,50mg、100mg隔日一次,避免静脉用药。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蚌医附院急诊教研室 第四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一、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指由于获得性骨髓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 我国较西方国家常见,发病以中青年居多。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化学因素 如氯霉素,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