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英汉习语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英汉习语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刘 萍 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英汉语言中含有大量的习语,并且是这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给人不同的文化联想。本文试以文化内涵为视角来欣赏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习语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7-0029-01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各种文化内容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地文化现象。而习语是语言的精粹,是语言中最普遍、表达力最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的习语。由于各民族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衍生出来的习语因其??载不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不同的文化联想。
一 习语的概念和特征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习语是意思不同于其组成单个单词的词组或句子,其意思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胡壮麟解释到:“习语是语义上还有句法上都受到严格限制的一组词。”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和短语动词等等,均可算作习语。其语义特征为整体性、两重性、约定俗成、不可比或推理性(骆世平, 2006: 21),因此习语往往结构凝练,含义隽永;琅琅上口,过目难忘;微言大义,回味悠长。另外,“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具有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和修辞效果。 ”(张培基, 2002: 160)可见,习语是意义和形式的结合体,有语义的统一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习语的意义不是任意附加的,其句法也不可随意改变,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二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1.地理环境不同
由于英国属于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这些习语原来是水手用的术语,后来陆地上的人也渐渐使用起来。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还有其他与航海相关的习语,如: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而汉民族主要生活繁衍在亚洲大陆,是个内陆国家,土地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陆地,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瑞雪兆丰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
2.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习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国家是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背景文化的国家,有很多来自《圣经》里的人物、事件构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习语。
比如 Adamrsquo;s apple:亚当的苹果。据说,亚当在偷吃禁果时,听到天主喊他,一惊,喉中卡了一块,成为喉结。这条习语也就比作男人的喉结。而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3.风俗习惯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是生活经验的产物,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迥异,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相同事物的感受往往不同。英国人的家常食品是面包(bread)、黄油(butter)、果酱(jam)和奶酪( cheese),围绕这些主要食品产出许多习语。例如: 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big cheese(大人物);have jam on it(好上加好)。英汉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所以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会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如:用来表达“很容易的事情”的习语,英语是 a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而汉语则是“小菜一碟”。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更是与民族风俗习惯紧密相关。再如,“猫头鹰”在英汉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中国人认为碰到猫头鹰就会倒霉,所以汉语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一说,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但在英语中却有一个成语 “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猫头鹰常栖身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因而被西方人认为是智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