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鼎行书《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轴》说起.docVIP

从王鼎行书《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轴》说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王鼎行书《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轴》说起   西安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王鼎所作《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真迹,纸本立幅,长132厘米,宽32厘米。文曰:   嵩岱千岑,登麓基于初步。沧瀛万叠,鼓樨始于轻澜。鹤羽舞翩跹,漫指南山松柏。虬车游漭浃,争夸北海楼台。揭箕斗以挹浆玉门馐枣,掇枸拽而献祝琼岛贻瓜。戊辰书于京寓,寄祝智钟二兄先生六十荣寿。   省压弟王鼎   此幅作品师颜鲁公而以欹侧取势,用笔圆厚内敛,沉实稳健。   诗的开头便勾画了凌泰山而观沧海的宏大气象,表现了王黯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接着作者又以鹤舞、南山松柏、虬车、北海楼台、玉门馐枣、琼岛贻瓜等寄托着中国人美好祝愿的仙物、极品,献于智钟先生,充分表达了对智钟先生的良好祝愿。戊辰为1808年,时年王鼎41岁。智钟其人今不可考,但根据“于京寓寄祝智钟二兄先生”来看,智钟先生不在京城,且长王鼎19岁。省匡是王鼎的字。该诗既能反映两人深厚的友谊,也能让我们感到王鼎当时怡然自得、意气风发的心境。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匿,陕西蒲城人。少时家贫,然能发奋读书。嘉庆元年(1796年)中二甲第三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被指定参加乾隆朝编年《高宗实录》。后历任吏、户、礼、刑、工部侍郎、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左都御使、军机大臣兼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要职,在当时“力持朝纲”,是道光皇帝“赞襄依赖”的重臣名相。且工书画。   道光朝,国家危机已现,王鼎和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革新派人物为稳定局势,促进生产,改善国家财政和人民生活,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为了发展义学,王鼎还经常捐资助学,给贫寒子弟以扶持。道光七年(1827年),新疆张格尔叛乱,在朝廷平息叛乱期间,王鼎积极出谋划策,从军需和财政补给方面积极支持了这场平叛战争。   王鼎是林则徐的良师挚友,林则徐常以师礼待之。1811年,27岁的林则徐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43岁的王鼎已住翰林院供职多年,任侍读学士,二人开始相识。1816年,林则徐被钦点为江西乡试副主考,恰王鼎时任江西学政。同时,王鼎的族弟王益谦还是林则徐的故交,王益谦曾在林则徐的家乡福建侯官县任知县,当时与在籍守制的林则徐多有诗作唱和。1837年,王鼎七十人寿时,林则徐敬献一首题为“蒲城于定九协揆匕十寿》的贺诗,誉王鼎为“四十年来中外望,济时真作巨川舟”。1838年,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可以说,林则徐能够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而赴广东禁烟,这与作为军机大臣的王鼎的保荐是分不开的。鸦片战争前,王鼎与林则徐均力主禁烟,战争爆发后,他们又都反列向英国妥协,力主抗战。王鼎、林则徐与邓廷帧等人与弛禁派、主和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战事失利,林则徐被革职。1841年,林则徐以四品衔赴浙江军营。同年6月,林则徐又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道光帝对林则徐的强烈不满也影响到了王鼎。1841年7月,开封黄河决口,淹没附近6府10余县,道光帝命王鼎前往河南督办河工。当时王鼎已经74岁高龄,背上还生着疖疮,显然这是对王鼎的警告,因为王鼎一直在道光帝面前保荐林则徐。即使这样,他还是不顾自己的安危,向道光帝力请将已在造成途中的林则徐留住东河襄办河工。王鼎举荐林则徐治河,不仅因林则徐有冶河经验,可以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希望给林则徐创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让道光帝改变对林州徐的看法,重新启用林则徐。按常规,大工竣成之后,朝廷一定要论功行赏,所以王鼎对代林则徐乞恩“赎罪”比较乐观。黄河决口合龙后,王鼎向道光上奏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恳请让他将功补过,免戊伊犁,但未获准。对此王鼎心中甚为愤懑。王鼎哭送林则徐西戍伊犁,林则徐则呈诗二首以慰。   王鼎回京后,得知《南京条约》签订,他在朝上当着道光皇帝的面大骂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斥之为秦栓、严嵩,穆默然不与辩,上笑蒲城曰:‘卿醉矣’,命太监扶之出。明日复廷诤甚苦,上怒,拂衣而起,蒲城牵裾,终不获仲其说”。王鼎绝望了,遂闭户自缢,遗疏日:“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林则徐在西戍途中得知王鼎辞世后,声泪俱下,作诗《哭故相王文恪公》。1842年底,林则徐到达伊犁。   由于王鼎是嘉庆、道光两朝元老,又与道光帝有师生之谊,王鼎的尸谏对道光帝肯定产生了一定的震动和影响,这为以后道光帝重新启用林则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45年12月,林则徐在哈密接到道光帝谕旨,调其回京。1846年1月,在返京途中又接到道光帝的谕旨,命他不必来京,以三品顶带先行署理陕甘总督,直到新任陕甘总督布彦泰上任为止。林则徐遂抵达凉州,接署陕甘总督。4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陕西巡抚,但须暂留甘肃,协助布彦泰处理青海“番务”。8月,林则徐在西安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